中新网1月14日电(宋宇晟) 2016年才刚开始,今年第一部走红的网剧就来了。延续着2015年末的热度,《太子妃升职记》一路走红,而全民“安利”(网络用语:推荐)还营造出了所谓的“太子妃现象”,颇受关注。
《太子妃升职记》剧照。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花花公子为躲避前女友们的围堵意外落水,醒后发现自己穿越变性成当朝太子妃,不但以男人心女人身上演了一出后宫奋斗史,还慢慢被当朝太子掰弯……”近来,一部名为《太子妃升职记》的网剧火了。
记者注意到,在该剧播出前,有媒体就曾将之称为,一部包揽“穿越”、“宫斗”、“性别互换”、“男男CP”、“女女CP”等等的吸睛元素的网剧。
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直男”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女人,还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太子妃”。这种男人心女人身的性别倒错成了剧中推动情节发展与吸引网友观看的重要元素。而当这种角色安排被加入到“宫斗”、“穿越”等俗套的剧情之后,又制造出无数笑点与槽点。
除了这“魔性”的人物设定与俗套的剧情外,这部剧从服饰到装饰,从配色到台词,都给观者提供了无数个槽点。
虽说是“穿越”到了古代,但剧中人物的衣着并没有严格按照历史中真实的风格来设计,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宫里的快递员穿着京剧戏服(宫里还有快递员……);主演们屡屡露出大腿,被观众总结为剧中人物似乎都不太喜欢穿裤子;演员们穿凉鞋上阵;男一号有一身肌肉盔甲,还身背木头桩子等等。
《太子妃升职记》剧照。事实上,据该剧导演侣皓吉吉介绍,其中的一些是由于条件所限,同时也有不少是特意“借鉴了大牌设计”。
同样,在剧中场景的配色上,该剧也颇有时尚气息。侣皓吉吉也坦言,自己在为这部剧寻找颜色的时候,则参考了时下最流行的颜色。
比如,兴圣宫的孔雀蓝其实是效仿了Tiffany蓝(据导演介绍,实际在调油漆的时候,因为油漆比较便宜,所以完全调不出来,Tiffany蓝是需要比较贵的油漆才能调出来的……);男主角的宫殿以黑色为主,连树干都是黑色,但是花儿却像血一样的红,室内也挂着红纱幔,(导演说,这是为了用撞色来衬托他对爱情的向往)。
台词方面则不必多说,毕竟穿越而来的女主角时不时在宫中说几个现代流行的词语在剧情上也是说得通的。
其实,导演在制造了这种性别反差与时代反差的同时,再一次为网友制造了无数槽点。也因此,这部剧在网上播出时,收获了为数不少的弹幕,完成了其与观众的互动,而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的吐槽甚至成为了这部剧的一种延伸。
一边是荒诞的剧情,一边是认真地搞笑,用一本正经的态度去完成一个胡说八道的故事,这在事实上迎合了当下“网生代”的一些所谓的“恶趣味”。当然也让这部在互联网平台上播放的剧火了一把。
有网友这样评论这部剧:“这部剧虽然号称史上最穷剧组,画面也相对粗糙,但就是给人一种臭豆腐难闻但好吃的感觉,根本停不下来,这剧有毒,中毒已深。”
《太子妃升职记》剧照。穿越故事中的当代性
“给穿越的故事注入了一些符合时下语境的东西”,这是导演侣皓吉吉在剧中一以贯之的想法。
但什么是“符合时下语境的东西”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制作这部《太子妃升职记》的乐视网内容高级副总裁兼总编辑李黎那里找到答案。
在1月8日《人民日报》一篇关于网剧的报道中,李黎曾这样表示:“网剧的主要目标观众,年龄集中在18—27岁,多数为学生和年轻白领。作为网生代,他们不喜欢正襟危坐的训导。网络剧恰到好处地提供了一种平视的视角。”
与“网生代”对接、提供平视的视角,就是“时下的语境”。
事实上,在《太子妃升职记》中,我们能看到的除了俗套与充满槽点外,这部剧中还充斥着“萌”、“腐”、“污”等一些元素。
“萌”代表轻松愉快,“腐”迎合了当下“男色消费”的时代, “污”则颇为吸引眼球。这些原本小众的亚文化元素正随着“网生代”年龄的成长而正在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消费力。当然,与此同时,它们也正在被主流文化所接受。
而当这些曾经的亚文化元素遇到互联网之后,便得到了迅速传播。对此,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其结果之一,“就是小规模的圈子化、小群体化,而主流不再明显”。
就在近日,据报道,乐视网首席营销官兼CMO张旻翚透露,《太子妃升职记》目前盈利保守已过亿元,第二部正在筹备中,“大电影也即将在春节后进入筹备阶段”。
《太子妃升职记》剧照。格调不高,立意不远?
虽然这部《太子妃升职记》在网上颇为火热,不过也有评论认为,归根到底,《太子妃升职记》还是一个玛丽苏式的言情故事,格调不高,也立意不远。
但当我们身处这样一个“网生代”正在形成话语权的时代之中,这些似乎并未妨碍这部剧的走红与其在商业上的成功。
传统的价值社会、意义社会正逐渐演变成多元而包容的现代社会,价值和意义的判断自然也在发生着变化。
就有评论这样指出,在当下,大家似乎的确需要一部不装、不做作、只为娱乐而存在的剧,需要为自己的“恶趣味”找一个发泄的出口。
事实上,《太子妃升职记》的意义正是给网友提供了这样一个发泄与吐槽的机会。
当然,从单一价值社会转型为多元社会,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主流价值,而是主流价值的产生方法发生了改变。
张晓明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当代的我们自然还需要主流价值,并且主流价值“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认可”,“但是(主流价值)应该学会在竞争中实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