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8日电 国土资源部今日举行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地籍管司副司长冯文利表示,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8029.15万亩,可开垦土地占96.4%,全国近期可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3307.18万亩。
冯文利介绍,汇总结果显示,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8029.15万亩。其中,可开垦土地7742.63万亩,占96.4%,可复垦土地286.52万亩,占3.6%。全国耕地后备资源以可开垦荒草地(5161.62万亩)、可开垦盐碱地(976.49万亩)、可开垦内陆滩涂(701.31万亩)和可开垦裸地(641.60万亩)为主,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93.2%。
结合当前水资源利用限制等条件分析,全国近期可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3307.18万亩。其中,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940.26万亩,零散分布耕地后备资源2366.92万亩。其余4721.97万亩耕地后备资源,受水资源利用限制,短期内不适宜开发利用。
冯文利指出,经对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分析,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新疆、黑龙江、河南、云南、甘肃等5个省份后备资源面积占到全国近一半,而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11个省份之和仅占到全国15.4%。经过多年持续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后备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在省域内实现占补平衡越来越难。
二是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明显。本轮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相比上一轮减少了近3000万亩,同口径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减少了8183.77万亩,减幅达到74%。大部分成规模的连片耕地后备资源已经被开发为耕地、园地、林地等。前期容易开发的后备资源大多已开发,当前再继续全面推行大规模土地开发利用的工作基础已经不再具备。
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大多数呈零散破碎。全国零散耕地后备资源面积5197.08万亩,占后备资源总量64.7%,且分布较为广泛。经过多年重大开发项目实施,现余留下来的耕地后备资源以破碎、零散为主,其开发利用成本较高,大规模开发利用方式已不能适用这部分后备资源,应以综合整治为主要途径。
四是耕地后备资源利用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全国耕地后备资源仍以荒草地(占后备资源总面积的64.3%)、盐碱地(占12.2%)、内陆滩涂(占8.7%)和裸地(占8.0%)为主。集中连片的后备资源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本身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稍有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
五是当前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有限。全国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307.18万亩,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1.1%。其中,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仅有940.26万亩,且分布极不均衡。零散分布耕地后备资源2366.92万亩,且分布相对均匀。
上一篇:六大税种改革落地提速 个税改革将成明年“重头戏”
下一篇:合规是平台发展的内生动力——财神爷爷母公司CEO黄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