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2月23日电 题:画不完青海的油画家陈逸青:愿做个“画痴”
作者 张添福 胡友军
临近年关,中新网记者在古城西宁见到从北京回家探亲的油画家陈逸青。不久前,他的一幅长5.26米、宽3米的油画作品《青海湖》,挂在了人民大会堂新装修的青海厅内。
“这幅作品,以青海湖通常的蔚蓝色为主色调,包括远处的雪山及近处的鸟岛。我希望人们看到这幅作品,就想到是青海湖。”陈逸青说,“是青海成就了我。”
1989年,大学毕业的陈逸青,一幅《出青海》,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类银奖。
“这件作品缘于1988年在青海和西藏的采风。”陈逸青介绍,“当时从西藏回青海,就是在这段路程当中,触景而生的创作灵感。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所有的阅读以及内心的向往、理想与追求都通过这张画表达出来了。”
作为那届美展的评委,陈逸青见到忘年交、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朱乃正时,朱乃正打趣陈逸青,“你出来了!”
在陈逸青看来,同样在青海生活了二十余年的朱先生,怀有浓重的青海情结,“他似在一语双关,我不仅从青海这块地域里走了出来,绘画功力也‘走了出来’。”
陈逸青小时候生活在青海省一所农林科研院所的大院里。十岁左右,住在后楼的一位在他看来是“无所不能”的老师主动问他,“听说你喜欢画画……那你把图画本拿来……”
陈逸青把自己用白线装订的图画本交给这位启蒙老师。“用现在的话说,老师就是‘文艺青年’啊。”老师当时建议他应该专业地学画画。
启蒙老师还现场给陈逸青画了一幅素描,“我觉得他画的特别好。他答应给我,但是被他夫人看中而留下了,他看我失望的表情,所以只能又临摹一幅。”
而后,赶上西宁市少年宫第一次招生,陈逸青顺利考入。此时,在青海的油画大家朱乃正,偶尔会来少年宫讲学,二人便熟络起来。
1984年,陈逸青进入北京求学。期间,于1985年,举办《无题画展》,并被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史》。毕业后,成为职业画家。
之后,陈逸青参加1990年法国大皇宫秋季沙龙展,在日本、德国、奥地利巡回办展,参加中国首届油画邀请大赛,在新加坡举办“陈逸青作品展”,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办“陈逸青油画作品展”,其作品为国内外美术馆及收藏家广为收藏。
“这是我的追求,我比较‘画痴’一点。”一路走来,陈逸青坦言,职业画家的路虽然很曲折,但是是值得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留下的最终是作品,要用作品说话,其他的都是虚的。”陈逸青说,“我对自己有信心。”
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评价说,“设计精心和手法严谨是陈逸青创作的特点,这也赋予他的画作以理性的色彩。他的画面处理干净利落,在色调关系和空间表现上,有严格的控制能力。因此,他的画不仅整体效果强,而且细部变化也微妙丰富。”
陈逸青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坐着盘山火车、大巴车和手扶拖拉机去西宁周边采风,“找风景,我时常处在兴奋当中。一个人去,感觉不一样,可以随意改变方向,不必在乎他人的感觉。找到令人激动的风景,特别快乐。”
父母支边来到青海,从小生活在一个书香气息浓重的大院里,他说,作为一名青海人,“比较幸运,我就是在那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里‘野大的’,从小对自然特别亲近,所以以后只画风景,觉得跟大自然有亲近感。”
“我只画青海,有一种离不开的感觉,不喜欢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的感觉,青海的颜色对比,反差强烈,特别具有印象派的感觉。”陈逸青说。
今年,他去了昆仑山、天峻和哈拉湖,路走的远了,积淀便多了。日前完成的《青海湖》,构思很快便完成,“我希望把风景画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因为风景画到一个程度,也可以承载很多人文的东西,而不单纯只是风景。”
现在,陈逸青生活在北京,但是他说,北京只是个“窗口”,“我一直没离开过青海。是青海成就了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