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春》开展第三轮演出 时尚手法讲述传统故事
中新网1月2日电 黑色喜剧《杜子春》近日在北京鼓楼西剧场开始了第三轮的演出。现场不仅有80、90后的观众群体,更有不乏00后老年观众群体的身影。该剧讲述的是中华传统古典文学故事,舞台呈现又充满了各种时尚跨界元素,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
《杜子春》的故事就源于古代传奇小说《唐人传奇》,故事本身极富戏剧性。要把如此曲折迂回复杂的故事用一台话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力。刘钊在讲述的时候抛弃了泛滥的煽情,杜绝了沉重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轻松搞笑的方式表达。他在创作的时候以“讲故事”为先,将演出的生动有趣作为首位,其次再“四两拨千斤”的传达出杜子春故事背后给人带来的思考。
《杜子春》首次亮相于2012年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2014年升级改版后再次上演。而此次是经过导演兼编剧刘钊反复修改后第三次呈现在观众面前。整个剧组在刘钊的带领下以“匠人之心”精益求精地去雕刻每个细节,力求日趋完美。
剧中主角杜子春历经人生起伏,终究耐住了光阴的磨练,修道成仙。同样,这部作品也历经了光阴的沉淀与打磨。舞台设计简约巧妙,让观众不禁思考迷失在不同人性中的“我”,主舞台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多媒体光影与空间布景之间相得益彰,二十四节气轮回的视觉设计推动着时间流转,人间、宫殿、地狱转换在玄妙之间,原创定制配乐更是为现场锦上添彩。
8名演员在不同主题颜色的服装变换之间演绎二十多个角色,性格特点各有不同。各地方方言转换自如,武术、舞蹈甚至是杂耍等“真功夫”赢得了观众喝彩。多处出其不意的互动环节将观众从对真实人性的思考中抽离出来,使观众在对人性产生深刻反思的同时又置身于欢乐的环境当中。
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导演罗锦鳞曾在2012年看完时表示“认真打磨,可以成为话剧精品”。而此次罗锦鳞看完非常激动地说,这群年轻人能沉下心来,在这六年里认认真真的做这一件事儿,真的做到了他当初说的“认真打磨”,这让他非常欣慰,看到了中国戏剧界的未来。
有观众则表示,看过首演之后对贯穿全剧的“大黄狗”印象非常深刻,演员全程没有一句台词,全靠肢体语言与杜子春互相依偎交流,将生活中狗狗与主人之间的感情呈现得温暖真实,令人很感动。
据悉,演出将持续到2017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