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节回家,如何应对亲友“关心”
有对象了吗?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啥时候养二孩啊?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在单位提拔了吗?这次回来给你妈多少钱啊?
……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中最重要的节日,亲朋好友相聚,难免会被各种各样的“关心”所包围。对于很多人来说,“席卷”而来的“关心”和说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有的人甚至为了逃避这种压力选择过年不回家。对此,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唐登华提醒,春节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千万别认死理,“包容最重要”。
“被催”的春节
如果你29岁,在北京工作生活,你没结婚、没孩子,都很正常。但是如果这个春节你回到了位于“三四五六七线”中小城市的老家或者是农村老家过春节,你就准备好一套答案等着“接招吧”!小米今年29岁,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已经三年。小米不仅没结婚,而且还没有男朋友。说起来小米长得也还标致,工作稳定,收入中上,但由于工作圈子比较窄,她确实就没有遇到心仪的男孩子。对于没有男朋友这件事,小米自己很着急。但家里亲戚朋友的关心,让她觉得春节回家格外有压力。“我家在北方一座四线城市。”小米说,留在家乡工作的同学早早都结了婚,生了娃,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准备生第二个孩子。小米有个同龄的表妹,表妹家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平时在北京工作,妈妈和奶奶与她视频聊天时,总要提醒她,你别太挑剔了,遇到差不多合适的就结婚吧。小米是个乖巧的女孩,每次家长这样说,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回答,只好尴尬地笑笑。“我也想找男朋友啊,可是找不到我有什么办法啊。”
结了婚的年轻人,别以为回到老家就能耳根儿清净地过春节,一样逃不过长辈的“拷问”。大军今年已经40岁了,早已经成家立业,女儿已经上了初中。自打“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大军一直被家里的长辈们催着:赶快再生个老二吧,趁现在还来得及。大军的老家在安徽农村,他的堂兄弟家家都有两个孩子,有的堂兄弟前两胎生的都是女孩,还会宁可缴罚款也要再生个儿子。但是大军觉得一个孩子挺好的,“在北京生活压力那么大,生孩子容易养起来难。”但农村的老乡们不能理解他的想法,经常教育他,“一棵草顶颗露珠,有口吃的就能把孩子带大。”大军心里想,养了孩子给他吃口饭就行,倒是“纯天然”,但在北京,谁敢这样!但农村的堂叔表舅不能理解他的想法,也不能理解北京的压力。每当这时,大军就暗自庆幸,“幸亏我已经生了一个孩子,要是我们两口子是‘丁克’,都不敢回家过年了。”
要容许有代沟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中青年人感受到这种被催的压力同样存在。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唐登华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代与代之间的传承,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代与代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结婚生子是繁衍的要求,背后是家族延续的信念。”
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想法不一样,因此,遇到这种被催的情况,年轻人也不要有压力,“要容许有代沟。”唐登华说,健康的家庭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家庭成员的想法可以有差异,但要有处理差异的方法,“要是一个家庭都一个声音说话也不健康,家里有个乖乖女,倒是什么都听父母的,但这样的孩子问题更大,她会跟不上同龄人的节奏,甚至要被时代所淘汰。”
家庭中处理差异的方法很多。唐登华说了很多方法,听起来都是贬义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不过这些方法在处理差异方面很有效。“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处理差异的方法。”唐登华说,有的孩子给父母花3000元买件羊绒衫,如果孩子对父母实话实说,父母肯定会埋怨孩子乱花钱;但是如果孩子说羊绒衫是打一折的时候花300元买的,父母可能还会觉得你会持家过日子。此外,像“左耳进、右耳出”等方法也是一种“对付”老年人各种“催”的有效方法。
老年人天天念叨,过年过节就开始“催婚”、“催生孩子”,其实他们是在用这种方法表达对子女的关心,这是一种情感。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没有必要和父母把道理说得特别清楚,“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情感的地方。”一个和谐的家庭,可以有分歧,也就是和而不同,只要求同存异即可。唐登华说,凡事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年轻人确实没有异性朋友,天天催婚的家人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动员家人来帮你找对象。
把攀比当动力
春节期间,年轻人都喜欢在一起聚聚。平时难得一见的同学从世界各地、祖国各地赶了回来,坐在一起,有人愿意叙叙旧,有人则愿意说说自己的新发展,也有人提前半个月就进入了聚会预备期。“我最讨厌同学聚会了,觉得特别虚伪。”王先生今年30出头,已经到了头发越来越少、肚子越来越大的年纪,同学们聚在一起,主要是“吹牛”:“感觉聚会变了点味道,特别纯粹的聚会越来越少了,聚在一起比谁的房子大,谁的车好;从政的升官了,也不直接说,会说我换办公电话了,现在这年头,谁还打你的办公电话啊。”至于女同学,要么比谁的老公有钱,要么比谁的包高档;还有好多升级当了妈妈的人,说起孩子就刹不住车,也不管没有孩子的人爱听不爱听。“从前上学的时候,就在一起比,但还比得比较纯粹,也就是学习成绩;现在这些比较,更像是攀比。”
为什么很多人爱攀比?唐登华说,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耻感文化,更强调外在的约束力,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因此“很多人就是要活个面子。”相对来说,西方文化主要是罪感文化。攀比与耻感文化有关,其实就是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攀比作为动力,激励自己去发展、去努力,攀比就有一定积极意义。
“每个人的价值体系不一样。有人注重内在修养,有人就觉得有钱打遍天下,还有人特别注重情感……”唐登华说,如果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他可能会更注重自我评价。但对于一些低自尊的人来说,他可能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需要通过这种攀比来弥补低自尊。比如有的人会炫耀自己有钱,有的人要炫耀自己的美,他们是需要通过比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其实也是接纳的。但如果为了攀比而作秀,比如借来一辆车非说成是自己的车,比如借钱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就是为了“显摆”自己有钱,可能就要反省一下:到底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认可。
年轻人攀比的同时,也有不少老年人在攀比。老年人聚在一起主要是比孩子。对于这种情况,唐登华说,年轻人做做样子,满足一下父母的虚荣心,也无可厚非。“千万不要指望老年人改变自己,他们年龄大了,年龄越大,改变越难。”对于父母的各种要求,孝顺的年轻人量力而行就好,也不要“伤筋动骨”,至于老年人则要考虑一下孩子们的感受。
本报记者 贾晓宏J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