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平遥2月7日电 题:海内外宾客在千年古城平遥寻找年味
中新社记者 胡健
作为春节里年味最浓的中国县城之一,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平遥正以其地道的民间风俗,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据山西省平遥县旅游部门数据,春节黄金周,平遥古城共接待游客3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8%。一场场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让平遥这座古城渐成海内外游客寻找年味的地方。
来自牙买加的姑娘莎奈儿·布鲁克斯和来自各国的友人身穿红绿相间的服饰,穿梭在民俗表演队伍中。她一边扭动着腰胯,一边用手机记录着这个别有风味的中国春节。
在古城内一方操场大小的空地上,一群七八岁的娃娃打扮夺目。红绿黄三抹亮色把古城妆点得格外喜庆。55岁的赵清梅吹着哨子,在红绿黄三色的“娃娃竹马队”中穿梭。队伍前方的“马头”手持拂尘,指挥着三色队伍变换队形。这样每天一场的表演,赵清梅已经从中国传统春节大年初一持续到初十。
这是在平遥传承400多年的传统民俗——竹马。历史文献对“竹马”的最早记载是《后汉书》的《郭伋传》,“(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唐代以后,“竹马”演变和发展成“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各民族中广泛流行。
竹马是用竹皮或竹篾扎成,外面以绫纱裱糊,再经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截,固定在孩童的前胸、后腰。表演者身着红黄绿三色鲜艳服饰,头上佩戴特制的头饰,手持一条马鞭,犹如骑马状。
20多年前,平遥县南城村村民赵清梅开始接触竹马,并逐步拉起一支娃娃队。“6岁招入,到了13岁自动离队。”赵清梅说,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传统,400多年来,村子里的竹马队从未断过。
17岁的闫建丞现在是竹马队的教练,从6岁开始学习竹马至13岁不再表演后,便一直利用节假日教授新入队的小演员。闫建丞说,不能让现代的年轻人看不到几百年前的传统,传承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是使命也是责任。
年过五旬的闫建宏特意从江西赶来平遥过年,为的是感受中国北方汉民族的春节习俗。他在看到竹马表演时感慨道,“这么小的孩子能够把这项古老民俗传承,真是难得。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传下去。”
除了竹马、高跷等传统民俗外,“平遥中国年”的系列活动中还能看到一个个“镖师”在古城中走过,“县太爷”带着一众人马走出县衙外给百姓拜年。同时,四方游客在此还能学剪纸、画脸谱、猜对联、制作面果冻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年俗活动。
平遥县县长石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遥古城是代表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地,“中国年”是代表华夏传统习俗的符号节。二者结合,衍生出集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和凝聚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于一体的文化节庆—“平遥中国年”。该活动已举办8届,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渐渐成为中国春节主题游中的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