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权行动 > 内容

郑新黄河大桥、绕城高速免费通行 机场高速何时免
发布时间:2017/3/8 22:56:37   作者:佚名   点击:

  编者按

  从1994年开建至今,郑州机场高速进入第24个年头。

  如今的机场高速,不仅是一条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它已成为郑州市区与航空港区的主要连接通道,更是郑州空港产业发展的纽带。

  郑新黄河大桥于3月5日开始对豫A牌照小客车实行免费通行,再次触动不少郑州市民的心,机场高速免费的呼声再次响起。

  机场高速如今是否到了可以“让利于民”的阶段?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何“接力般”关注?

  河南商报记者李恒陈诗昂/文 王春胜/图

  数说机场高速

  从市区到港区往返要掏20元

  郑州机场高速是郑州航空港区与郑州市区的主要连接通道,前身是京港澳高速郑州至新郑段。

  2004年京港澳高速席庄至薛店段建成后,原有那段京港澳高速正式成为机场高速,全长约26.4公里。

  至2011年底,机场高速平均日交通量达到37239辆,2012年达到46137辆,2016年预计交通量58059辆。可以说,机场高速已经成为郑州市的南部最重要出入口。

  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后,机场高速重要性更加凸显。

  目前,机场高速仍执行高速收费政策,走这条路从郑州市区到港区,去程一趟10元,返程一趟10元。

  盼望

  郑新黄河大桥、绕城高速纷纷免费

  机场高速何时免费

  3月5日起,豫A牌照小客车行驶郑新黄河大桥免费了。

  过去几年对郑州市民来说,收费变“免费”的路段在一条一条增加:

  郑州绕城高速从2011年起“免费”了。

  2012年10月,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也结束了26年的收费历史。

  不少市民感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希望越来越多的高速可以免费通行。而当务之急、呼声最高的,莫过于郑州机场高速。

  据《河南商报》2016年报道,郑州航空港区已成为入驻企业200余家、就业员工逾40万人的河南最大的产业集聚区。但是航空港区的各项商业服务和生活配套尚不够完善,很多企业仍需每天到郑州市区办理对公业务,近5万名员工需每天返回郑州市区居住。

  郑州市人大代表张占武认为,往返20元的过路费虽不多,却成为“宜居”的阻碍。

  声音

  省政协委员多次呼吁机场高速免费

  关于取消机场高速收费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曾多次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两会上建议。

  在这件事情上,不得不提一个名字:张朝祥。

  作为省政协委员,2013年开始,张朝祥就呼吁取消郑州机场高速收费站。

  2017年的省两会上,他第五次呼吁:郑州机场高速免费通行。

  在郑州两会上航空港区代表团曾联名建议取消收费

  2016年,郑州市两会期间,航空港区代表团联名提出建议:避免“同城收费”,取消机场高速收费。

  航空港区代表团联名建议,在依托财税支持的情况下,直接对机场高速停止收费,以此便利港区对外交通,促进港区快速发展。如果一次性取消有难度,可以采用过渡方式,先行满足民生需求,对在港区工作的市民,报相关单位审核后,核发绿色通行证,免收机场高速通行费用。

  建议

  航空港区属新的城区收费显多余

  追溯郑州机场高速收费的历史,一些市民表示,多年之前,郑州机场处在距离市区近30公里的新郑,当时感觉是一个遥远而偏僻的地方,对于收过路费的行为表示支持并且理解。

  但是,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新崛起的航空港区已经成为郑州市发展航空物流事业的桥头堡,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在同一个城市中,从一个行政区到另一个行政区,竟然需要交过路费?”在航空港区工作的市民小刘说,他住在市区,工作在港区,每天往返20元的收费看起来不多,但是一个月400多元的过路费,降低了在这个城市的幸福感。

  郑州航空港区的部分人大代表也表示,机场高速不仅仅是市区到机场的便捷通道,更承担着以“港”带“城”、以“城”促“港”,双轮驱动郑州都市区的发展,衔接两地政治和经济的重任。但是,机场高速的收费不仅增加了员工的生活成本,也阻碍了当地企业吸才引才。

  张朝祥对此表示认可。他说,在一个城市中,上下班都要收过路费,会让市民感觉产生了距离,“航空港区属新的城区,收取过路费显多余”。

  互动

  从港区到市区,一个城市内该不该收取过路费?机场高速能不能学学绕城高速,对郑州市民实行免费通行?

  关于“机场高速免费”的话题,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通过河南商报官方微信反馈给我们,也可以在工作时间拨打电话或者直接发送短信到15136281080、18638767276。或许你的观点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上一篇:海信周厚健:大企业创新就要“顶天立地”
下一篇:中国奶粉安全的背后是科技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