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今年前两月实现销售金额866.3亿元、销售面积588.8万平方米,同比明显增长。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三月行情过半,房企前两月业绩也相继出炉。在全国多个热点城市楼市降温的情况下,上市房企业绩上行的态势却依旧不减。其中,碧桂园、万科、恒大的2月单月销售已超过300亿元。不过在业内看来,房企前两月的销售业绩,一部分是由去年销售结转而来,今年随着整体市场的降温,房企或将在上半年重点发力。此外,三四线城市的回暖,也为不少房企带来了销售的契机。
2月,万科、恒大、碧桂园销售破300亿元
今年以来,上市房企的销售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34家上市房企公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销售业绩,其中有7家房企销售金额增长超过100%;11家房企销售金额增长超过50%。
房企迈入3000亿大关后,在今年前两月的业绩中,万科、恒大、碧桂园三家房企在2月销售均顺利突破300亿元。
在其他已公布业绩的房企中,不少也实现了业绩明显增长。其中保利实现销售额288.08亿元,同比增长25.85%;中海合约销售约348.15亿港元,增长64.34%;融创销售235.6亿元,增长83%;龙湖销售244.5亿元,增长269%;金地签约金额160.9亿元,增长52.35%;世茂房地产合约销售103.3亿元,同比上升93%。
而在销售均价方面,恒大、碧桂园、首开等房企前两月的销售均价都较去年有小幅上行。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房企业绩都保持上行态势。合生创展、景瑞、瑞安的销售同比去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前两月品牌房企业绩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去年的业绩增长部分预留结转。
不过,龙头房企业绩跨越式增长,也反映出龙头房企品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由两人游戏变成三人血拼
如果说去年年底的行业龙头之争是万科和恒大两个人的游戏,那么在今年开年,碧桂园则以突飞猛进之势让这场竞争变为三个人的血拼。
根据最近三家公司公布的业绩报告,万科今年前两月实现销售金额866.3亿元、销售面积588.8万平方米,同比明显增长。同期,恒大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达684.1亿元,累计合约销售面积750.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87.6%、77.8%。而碧桂园前两个月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872.6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999万平方米。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继1月后,碧桂园单月销售额继续排全国第一。在二月,三家房企的业绩角逐咬得更紧。其中,万科2月销售385.1亿元,恒大2月份销售约312.1亿元,碧桂园2月销售约386.6亿元。
实际上,房企的龙头之争在近两三年越演越烈。不过三家房企在规模竞争的同时并没有忘掉自身的特色。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一鸣表示,今年恒大宣布将完成由“房地产业”向“房地产+服务业”的转型,恒大地产将开始由“规模型”向“规模型+效益型”转变。与此同时,其小盘高周转策略保障了销售和资金流转,而恒大海花岛、恒大海上威尼斯等新增大盘则加快了其在改善产品方面的布局。
在业内看来,万科在挖掘行业下游产业链方面重点发力,未来多元业务将成为其制胜法宝。
三方的集中发力或将为今年的行业新闻增加诸多看点。在张宏伟所说的“宁可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的房企大势下,三家眼下的拿地力度依旧不减。从万科披露的1月份新增项目信息可见,万科已耗资百亿新增19个项目,共约214万平方米。而碧桂园同样在1月拿地超过百亿。
■ 焦点
三四线城市回暖“供血”房企
龙头房企在淡市能够保持业绩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广泛布局有关。
伴随着去年年末以来部分三四线城市楼市升温,在三四线城市布局广泛的碧桂园、恒大等房企业绩大幅上涨。
安信证券的调研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购房者主要是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以及部分投资性需求。
或许是看准了三四线城市的潜力,碧桂园在前两年加速布局一二线城市的同时,依旧坚持在三四线城市布局。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去年前11月,碧桂园新增土地储备规划面积中三四线城市占比达78%。
另据同策咨询监测的江苏16个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来看,截至2016年年底,平均存销比为6.79个月,已无去库存压力。在2016年尤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下,环南京都市圈的镇江成为投资客新宠。镇江住宅产品去化周期逐步缩减为8.6个月,达到历史最低,市场进入新一轮的上行周期,市场也开始“火”起来。
张宏伟表示,部分还没有调控的城市一旦“活”起来,对于企业布局来讲也是机会。比如,中西部地区库存去化周期小于15个月的三四线城市,还有区域中心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可能迎来“活”的时机,这些城市将成为新一轮楼市热点。对此,房企可以考虑机会性布局,实施快进快出的策略。
楼市或将进入调整期
在房企业绩普遍上涨的同时,政策环境似乎并没有给这种势头留下继续增长的空间。自去年以来,银监会、证监会、发改委等多次表态对房企融资从严监管,而刚刚闭幕的两会也传递出行业维稳的信号。这在行业人士看来,无疑意味着未来市场的降温趋势,以及房企在融资方面的限制。
克而瑞研究报告中指出,购地资金监管、预售证审批收紧、限购、限贷加码,2017年市场环境同比去年开年可谓阻力重重。然而越是严峻的市场,规模房企和品牌房企的优势越加凸显。虽然今年仅仅过去了两个月,但是行业集中度升高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三大龙头到百强企业,开年之争已经非常激烈,春节不打烊,各路营销比拼百花齐放,在未来形势判断各异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还是选择了抓紧眼前的市场。
“由于政策面的从严执行及楼市周期性的因素,2017年核心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市场进入调整期已成为‘共识’。”同策机构研究总监张宏伟表示,下半年楼市将进入价格调整期,楼市将迎来“以价换量”,因此上半年房企将尽可能打开各类渠道争取客户资源。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