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众之声 > 内容

“美丽可复制” 贵州黔西南建中国美丽乡村范本
发布时间:2017/3/31 22:50:00   作者:佚名   点击:

  中新网兴义3月27日电 题:“美丽可复制” 贵州黔西南建中国美丽乡村范本

  记者 刘鹏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走进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脚下的纳灰村,油菜花香扑面而来,错落有致的民居坐落在金色的田园里。村中,海内外游客或悠闲地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峰林花田间,或在田园竞相合影留念。青山映碧水,绿树衬繁花,田园铺锦绣。恰似一幅水墨画。

  十多年前,纳灰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万峰林的群山守望的是偏远、贫穷、落后的乡村。纳灰村的“蝶变”之路始于“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

  2013年2月,首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贵州黔西南拉开序幕。海内外的专家齐聚一堂,建言献策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并建立了“中国美丽乡村联盟”。

  “不能破坏优美的田园风光,要保存地方民族特色、尊重民族发展历史,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理念。”黔西南州住建局常务副局长、州美丽乡村创建办主任陈林涛说,黔西南围绕“富、学、乐、美”,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注重对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特色民居、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传统建筑的保护,建设乡愁馆,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

黔西南义龙试验区楼纳村风貌。黔西南州委宣传部 供图 黔西南州委宣传部 供图 摄 黔西南义龙试验区楼纳村风貌。黔西南州委宣传部 供图 黔西南州委宣传部 供图 摄

  陈林涛告诉记者,纳灰村利用布依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不仅组建了女子高台舞狮队、布依族民间花灯队等多个民间文艺组织,还精心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民间花灯、八音坐唱、布依傩戏、高台舞狮等文艺节目,使村庄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旅游元素及美丽村庄的“美丽”元素。

  “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变化,更重要的是乡村地区产业和人的变化。”按照“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达成的共识,在乡村产业发展上,黔西南州从“输血式”投入转为“造血式”支持,同时强化村民的主体意识,让村民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业与农业有机结合,以农业促进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农业。”这是纳灰村的产业发展模式,纳灰村围绕旅游调整和优化产业,“农家乐”、乡村旅馆、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民族商品经营等均已具发展规模。目前,纳灰村整个街道办有农家乐86家,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年收入722万元人民币;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268元人民币。

  纳灰村正是黔西南致力于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发展范本的缩影。如今,在黔西南州大地上,兴义纳灰村、贞丰纳孔村,义龙试验区楼纳村……一个个“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让这片土地更加弥足珍贵。

  “美丽可以复制。”海内外专家学者认为,这里的山水、历史、风情和乡村的高度融合,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模式为中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蓝本。

  2017年3月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齐聚第五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继续建言献策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完)

上一篇:第二届中国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举行 重拾诵读之美
下一篇:百名摄影师聚焦浙江_S “江南布达拉宫”花季游客如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