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日电 近日,“全域旅游”政策解读暨中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声誉指数发布会召开。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董盟君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域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已成为全国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各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当下,如何找准定位、警惕投资过热等问题仍然值得关注和思考。旅游是与消费者、消费市场密切相关的行业,品牌声誉的塑造、管理、维护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至关重要,部分品牌声誉受损的目的地受到负面“标签”的困扰,降低游客对其信任度,甚至成为改变旅游路线的一个诱因。
近些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很迅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步入大众旅游的新时代,中国旅游的增长潜力和空间巨大。
2017年中国旅游的产业将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推动“全域旅游”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表示,全域旅游并不是一种学术概念,而是一种实践;坚持旅游化的发展方式,是通过全域旅游把旅游相关产业的附加值做起来。他表示:“全域旅游就是要完备的管理域旅游,完备的产业域旅游,完备的空间域旅游,要把我们旅游品质提升上来。”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在谈到全域旅游保障工作时,将保障工作分为规划保障、社会保障、管理保障、支撑保障和政策保障五个方面。他认为在规划上“要做区域发展旅游规划。”在社会和管理方面,他建议至少全域旅游示范区县政府应做好管理保障工作。此外,王衍用还建议在全域旅游的支撑保障方面应做到三点,一是所有的空间都可以变成旅游点,休闲可以在任何地方;二是利用网络做智慧旅游;三是做好服务网。
北京市昌平区旅游委副主任李万升、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管委会张军从实践角度分享了对全域旅游的理解。李万升则是提到了昌平区在落实全域旅游时,主要还是秉持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是“+旅游”,另一方面则是“旅游+”,以个性化思路发展旅游行业,做出差异化旅游产品。张军表示“我们主要还是全域发展的一个概念,希望通过旅游把全市所有的部门、行业、资源都能够串起来,围绕旅游做文章。”
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中,公众对品牌的辨识度是考察旅游目的地的声誉传播广度。经历多年的发展,旅游目的地步入了发展的快行道,突破旧有发展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品牌声誉塑造与维护成为新的生产力。
当前,公众、游客的良好口碑成为评价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好的品牌美誉度来自于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酷旅CEO李明儒根据旅游行业大数据的现状阐述了互联网大数据对旅游的作用。李明儒指出,旅游大数据需要多源的数据集成、分析并提供营销策划咨询服务,“我们依据目的地市场营销考核指标的逻辑,做了游客互动指数、游客美誉度指数、游客损伤度指数,其实就是差评,旅游产品指数和社交媒体沟通指数。”
来自奥维云网的高级研究经理蔡丽丽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对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建议,她认为传统的营销都是数字,可以尝试新的方法,如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聚集和归类。能够更软性的、一些原生动力的方法、客观的表述,对产品的应用会比较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