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既是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城市的根与魂。在成都,有这样一群人,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不断钻研,凭借专注和坚守,以“匠人精神”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并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将这些蕴含着浓厚天府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向世界传播开去。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成都晚报记者走进五位生活在成都的大师,为您讲述“继承者们”的生活。
古籍修复大师
袁东珏
四川资深文物修复专家
存 档
自1983年恢复古籍修复以来,四川省图书馆修复的百余部古籍,95%以上出自她之手
她曾修复省图镇馆之宝《洪武南藏》、宋代雕版印刷的《茶经》、清康熙年间瓷板刻本《周易说略》等珍本、孤本
心 得
“古籍修复,最难的不是技巧,而是制定修复方案。”
自1983年恢复古籍修复以来,四川省图书馆已经抢救性修复了一百余部古籍,其中95%以上出自四川资深文物修复专家袁东珏之手,包括四川省图书馆镇馆之宝《洪武南藏》、宋代雕版印刷的《茶经》、清康熙年间瓷板刻本《周易说略》等珍本、孤本。这些曾经被使用过、磨蚀过,有着岁月浸染的颜色、虫子咬噬的痕迹,甚至火烧之后烬余的古书,经过袁东珏的精心修复之后,呈现出一种古朴沧桑的美感,这种美,比光鲜亮丽的新书,更为丰富、独特,也更为珍贵。
沉浸
拿笔如捏针 指尖翻飞修补书洞
袁东珏稍白的头发拢在脑后,戴着耳环,穿一件古典的黑色绣花衣服,胸前围着一块蓝布围裙。她戴起一副老花眼镜,坐在特制的修补台前,拧亮台灯,台面上平铺着一叠泛黄残损的书页,弯弯曲曲满是虫蛀痕迹,一张张粘连在一起,这是一部清道光年间的陈氏族谱,虫蛀很严重。
袁东珏很小心地揭起一页布满蛀洞的古籍,轻轻展开,有的地方紧紧粘在一起,她用一把竹子磨制的起子轻轻挑开。她拿起一页仿古竹皮纸,与陈氏族谱比对了一下,颜色略深。因为用于修补的纸张要与古籍颜色一致,她起身走到库房找出一叠淡黄色竹皮纸,又比对了一下,刚好。
要修补的书页已经脆了,折叠处裂成两半,袁老师细心地将天头和地脚对齐,用毛笔在纸背抹上浆糊,捏毛笔的手势像捏绣花针,指尖高高地翘起,这是修复古籍的专用手势,当她用小指指尖按压纸面,笔尖就自然地向空中翘起,以免浆糊污损古籍页面。她用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块纸头粘贴在虫蛀的痕迹上,然后用镊子将多余的部分细心地夹掉,整个过程中,她非常地安静、投入,似乎跌进了岁月的河流里。
完全修复好这本陈氏族谱,要等半年之后。
袁东珏表示,修复一本古籍涉及到十几道工序,包括揭页、洗书、补书、托裱、喷潮、舒平、折页、修剪等,一环扣一环,一道工序做不好,下一工序就没法做。修复一页纸的时间往往长达数个小时甚至一整天,修复一部书更是得耗上几个月甚至几年。
出师
杭州学艺一年 拯救《中江县志》
袁东珏的古籍修复之路开启于34年前杭州的西湖边。
袁东珏是成都人,18岁进入四川省新华印刷厂装订车间。1980年,她从新华印刷厂调到四川省图书馆,在外借室修复、装订散了架的图书。1983年,文化部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省图选派她去参加培训。出发之前,时任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沙铭璞老先生交给她一块用棉布包裹的厚厚的书砖,让她到浙江后将这部书抢救出来,“老先生叮嘱我说,川图的古籍修复已经中断了很多年,希望我回来后能把这项工作搞起来。”
浙江省图书馆位于西湖边,“那年冬天,杭州大雪压断了西湖断桥,我们住的地下室,积雪差点封了宿舍门。”为了学到全套古籍修复技艺,一年时间,袁东珏白天上课,下了课追在老师身后提问,晚上回到教室修复这块书砖。整整用了一年时间,终于将这部古书抢救出来,并重新装订。
回成都的路上,袁东珏途经上海图书馆,在版本学专家的帮助下,她查到自己苦心修复的这部书原来是乾隆年间的《中江县志》。
袁东珏培训回来,省图重新恢复了古籍修复工作。偌大的两间修复室,只有她一个工作人员。她抢救的第一部善本是省图书馆收藏的宋版《茶经》,这部早期雕版印刷的古籍非常珍贵,但破损严重。为了用相同颜色的纸页,她用从浙江孤山上捡来的栎树果壳熬水,自己染纸来做修补。
当年,四川省图书馆收藏的明朝《五音集韵》是孤本,虫蛀得很厉害,时任特藏部主任彭邦明亲手将这部亟待抢救的珍本交给袁东珏。修补后,袁东珏匠心独运,将之重新装订为“金镶玉”版式,就是在原来的版心外面再衬一层纸页,翻阅古籍时不会碰到原来的书心,能更好地保护古籍。“这门技艺,就得一边做,一边想,举一反三。”袁东珏说。
提升
胶水粘书不可逆反 她化险为夷
20世纪初,袁东珏着手修复四川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洪武南藏》,她把书页一页页揭下,修好之后却还不了原状,原来这部书是经折装,不能一页页揭下修,只能揭一页,补一页。“古籍修复,最难的不是技巧,而是制订修复方案。”袁东珏说。《洪武南藏》她共修复了一函十册,2006年,这一函修复好的古籍参加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古籍修复成果展。
在袁东珏30多年的古籍修复历程中,最让她头疼的不是虫蛀、散页、粘连……而是化学胶水对古籍的损害。古籍修复讲究“可逆反”的原则,就是粘上去的东西还能够揭下来,恢复古籍原貌,但是用化学胶水修复的纸页无法还原。2002年,泸州市图书馆委托袁东珏为他们修复镇馆之宝——清乾隆年间的《大竹县志》,这部书曾被当地图书管理员用胶水和打印纸粘补过。袁东珏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起一位从日本培训回来的同事曾带回一瓶脱胶水,这才完成修复。
从1983年学艺到2002年退休之前,20多年的时间里,袁东珏亲手修复的古籍超过100部。修补一页古书,有时候需用一整天;有时候揭开一块书砖,往往耗费好几天。在与古书相伴的漫长而孤寂的岁月里,陪伴袁东珏的是一台收音机。上世纪80年代,袁东珏花了一百多元买了一台多功能收音机,30多年来,川图特藏部几经搬迁,袁东珏始终将其带在身边。
每当袁东珏闭门修复古籍的时候,总有轻柔的音乐在她的办公室中汩汩流淌。她听音乐、听新闻,甚至听美食节目,知道飞哥和罗小刚。她创立了四川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档案制度:在修复一部古籍之前,先考证版本和价值,根据古籍的残损情况确定修复方案,拍照存档。修复之后再拍照对比,总结每次修复的心得和不足。这套程序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
·人物印象·
从穿针引线开始
她手把手教我
目前,全川待修复的古籍有数十万册之多,从1992年起,袁东珏作为导师,在四川省图书馆与四川省中心图书馆举办的古籍修复培训班上执教,培训辅导了云、贵、川、渝等基层图书档案馆的学员。2007年底,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挂牌成立,袁东珏开始收徒,如今她领衔的修复团队已经有9名修复师(包括袁本人),她还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执教传授古籍修复技艺。
“师傅从穿针引线开始,手把手地教我,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修复古籍了。”2008年开始跟随袁东珏学艺的小伙子李涛说。
去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传习所成立,聘请故宫博物院资深修复师、非遗传承人徐建华先生担任导师,袁东珏、许卫红、欧萍等三位川籍古籍修复专家担任导师助理。
今年9月就要进入古稀之年的袁东珏和学员们一起跟从徐建华老先生学习书画修复技艺。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副主任、古籍修复室负责人许卫红说:“在传习中心,她像年轻人一样,和我们一起学习古书画修复技艺,遇到砑画这样的体力活,也像年轻人一样上,特别令我钦佩。”
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袁东珏正在练习向徐老学到的书画册页装裱技术,这位时髦的成都老太太,一工作起来,精神抖擞,意兴昂扬,根本不像一位年近70的老人。她说:“俗话说,技不压身,活到老,学到老。”
“四川省的古籍修复工作是在袁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起来的,她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学生,非常希望将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下去,无论是她自己的工作精神,还是她对学生全身心付出,都非常令人敬佩。”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林英说。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