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陈聪)从朋友圈里的养生“爆文”,到微博里的食疗“段子”,一些食品药品谣言屡禁不止。有关专家22日指出,针对食品药品谣言“病毒式”传播的现状,一方面应对老百姓进行“预防式”科普,另一方面也应更深入地研究谣言传播的机制,完善辟谣的方式与途径,谨防产生“逆火效应”。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孙少晶在当天举行的第三届“食药安全新闻传播与谣言治理”青年学者论坛上指出,在权威部门、权威专家辟谣时,有时会先展示谣言的具体内容,再提供针对性辟谣信息,无意中导致谣言再次传播;或者在辟谣信息中过度使用不同证据和科学分析,反而导致公众更易于接受相对简单直观的谣言信息,心理上排斥相对科学严谨的辟谣信息,这就是辟谣过程中的“逆火效应”,“也就是说,本来出发点很好的辟谣过程无意中强化了一些谣言的负面影响。”
孙少晶认为,当前食品药品谣言信息传播呈现日常化议题、故事化导入、数据化支持、专家化名头、社会化传播等特征,因此即使是有权威声音辟谣之后,谣言还会持续影响很长时间。学者和相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分析谣言传播和接受的心理机制,并针对特定群体创新辟谣方式和途径,达到更广泛有效的传播效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在论坛上说,在科普食品药品知识方面,食药监总局不断加强“预防式”科普宣传,注重将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同步推出,有效避免了谣言的进一步滋生。2016年,食药监总局共发布500多条科普知识、辟谣信息。食药监总局官方微信号“中国食事药闻”已开设“你问我答”栏目,定期回应网友提问。
据介绍,下一步食药监总局将针对不同群体,制作更有针对性、更实用的科普作品,提高科普作品的可读性和可及性,同时加强跨界合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食品药品科普的强大合力。
当天论坛还发布了“2017我国网民的食品安全信任与食品谣言调查”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指出,报告显示,我国网民鉴别食品信息真伪的平均正确率为52.4%,大多数人能够鉴别半数以上的食品谣言。但对于“日本核辐射海鲜”和“鲜虾体内藏满寄生虫”等谣言信息,受调查网民中仍有无法判断或判断错误的情况,说明对公众仍要加强食品科普教育。
上一篇:三峡九畹溪“漂”出富民路(图)
下一篇:中俄蒙“万里茶道”宣传推广活动在蒙古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