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 与时代同行
近期的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繁荣,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一路高涨。现实主义题材的《我不是药神》上映一个月,票房已达30多亿;喜剧片《西虹市首富》上映至今票房就过24亿。
“毫无疑问,电影已经是这一百余年来最具影响的媒介之一。”作为一种世界语言,人类精神的共通话语方式,电影比任何媒介都更容易被世界观众所接受、认可。而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来,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作为这个国家稳步向前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着国家的风雨历程,用每一帧画面串联起了时代脉搏。
截至2018年7月31日,总票房为389.97亿元,票房过亿的影片44部,其中国产影片21部,进口影片23部。当我们看到2018年国家电影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时,回望过去的40年,这意味中国电影的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或许这个时期是那时候的电影人无法想象的量级变化。从改革开放前的“八亿人民八部戏”,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电影的春天”,到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的崛起,再到新世纪初始时中国电影年产不到100部、全国年票房不到10亿元,再到如今的年产影片700部、年票房近600亿元。改革开放的40年时间,中国电影历经多年改革与市场积淀,创造了电影产业的奇观。让我们从1978年,改革开放时说起:
电影的春天
1978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电影作为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形式,成为多种艺术形态中最活跃的一隅,电影行业在“劫后余生”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时期的电影艺术家,以第三代、第四代导演为核心,如谢晋、谢铁骊、黄蜀芹、郑洞天等,他们释放出被压抑的艺术才华,回归创作根本,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有围绕战争题材描述家国情怀的影片,如1979年谢晋导演的《啊!摇篮》,这是一部在战争环境中发生的故事,但整个影片都更为突出呈现人性美和人情美;由唐国强、陈冲、刘晓庆主演的《小花》,导演并没有侧重战略思想,而是把人物命运作为影片的主要内容,从故事情节到影片呈现形式都做了前所未有的探索,让看惯了传统故事片的观众耳目一新。也有围绕现实题材的真情美好,如1980年的《庐山恋》,让国人在大荧幕上看到了久违的浪漫与爱情,甚至引领了当时年轻人自由恋爱的模式,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观影热情。还有表现反思与社会批判的影片,如谢晋导演的“反思三部曲”,其中1986年的《芙蓉镇》最有影响力,它通过反映在社会发展运动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推动了中国电影对于历史的反思”。同时,与香港、台湾的合拍片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如1982年《投奔怒海》《少林寺》,1983年《火烧圆明园》,1986年的《南北少林》等。
向世界迈进的步伐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期
走过一段繁荣期后,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尤其是电视剧产业的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在这段时间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略显低迷。但是中国电影始终没有停下寻求新方向的脚步,艰难向娱乐化转型,以第四、第五代导演为领军人物的中国电影也正在向世界迈进。这一阶段,许多电影获得了国际上的声誉,世界影坛发出中国电影的声音。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获得的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1987年,他还凭借在《老井》中的出色演出,获得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中国第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影帝。从此之后,《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霸王别姬》(1993)等影片陆续在国际上获奖,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正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熟知,为未来中国电影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在市场与产业中摸索与复兴
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00年代中后期
这段时期的中国电影处在产业与市场的徘徊和摸索阶段。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新阶段,电影产业亦是如此。从2002年起,中国的电影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并开始推行院线制改革,发行方改为直接向院线发行影片,随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全链条向市场开放。接着《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出台,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资本的注入,让中国电影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此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对于精神文化产品有了更大需求和消费能力,电影市场有了广阔空间。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创造了中国大陆电影新一轮的票房神话和电影产业化模式,被认为“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张艺谋作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与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等,在这一时期依旧站在潮头。同时期的导演尹力也在深入地进行人文思考,影片《云水谣》把主旋律题材与商业元素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第六代导演也崭露头角,他们作为新的一代,深刻感受到经济体制的转轨给中国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动,拍摄题材趋于现实。比如贾樟柯的《站台》(2000)、《三峡好人》(2006)等影片,用他的镜头语言描绘出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的转变,那种平静中掀起波澜的视角极为动人。
电影大国之崛起
本世纪0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这是中国电影爆发式发展的时期,从电影领域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数量上如票房、市场规模、影院与荧幕数量、观众规模,还是质量上如电影类型的发展、市场化运作体系、平台机制的优化等方面,中国电影已经向世界电影业看齐。这一时期,伴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之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助推,中国电影的发展呈现出不曾有过的多样化发展态势。最突出的特点是影片类型多样化与包容性,即便是众口难调的主旋律题材创作,兼具了艺术性与商业价值,赢得观众认可,如《建国大业》(2009)、《建党伟业》(2011)、《建军大业》(2017)系列,用更加与受众契合的方式传达主旋律的主旨。《智取威虎山》(2014)、《湄公河行动》(2016)、《战狼2》(2017)、《红海行动》(2018),形成一个主旋律题材创作的矩阵,把市场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做了完美的结合,符合新时代人民的观影需求,开创了主旋律创作的新篇章。各种题材都获得良好的票房与市场关注度,如关注现实题材的《亲爱的》(2014),都市题材《中国合伙人》(2013),当年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都市情感类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2011)、《滚蛋吧!肿瘤君》(2015),青春题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大鱼海棠》(2016),甚至是《二十二》(2017)、《冈仁波齐》(2017)这样的纪录片都获得高票房。这一时期,电影仿佛找回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状态,再次得到全民的关注,成就新时期电影的“黄金年代”。2017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又将电影推进法制建设的轨道,助力电影产业长足、健康、跨越式的发展。
与电影并肩成长的
中国电影节展
电影节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桥梁和中介,是一个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如果说奥运会与世界杯可以引起全球关注,那么电影节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而中国的电影节展,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获得长足的发展,有的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声誉和口碑,得到世界各国影人的关注和参与;有的在国内掀起波澜,或是成为全民的电影狂欢,或是成为行业内影人发展、交流、交易的平台。
在这40年的电影发展历程中,最早被人熟知的电影节是中国电影金鸡奖(1981)、中国电影华表奖(1994)和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这三个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1982)、台湾电影金马奖(1962),并称为华语三大电影奖。这几个电影节直到今时今日,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吸引着华语电影人的目光,推动着华语电影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近十几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北京国际电影节(2011)的发展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上海国际电影节在1994年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从一个年轻的电影节正迈向它的豆蔻年华,2018年征集到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3447部,比去年的2528部报名影片跳跃式地增加了将近千部。北京国际电影节则是伴随着中国电影最好的光景而诞生,近8年的时间,已经有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200部影片报名参评。而在电影节上展映的影片,成为大众与电影互动的纽带,引来观影狂潮,好多影片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在近年来的电影产业发展进程中,国内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不仅仅集聚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开始向中西部发展,并与国家相关政策相互契合。2014年,为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创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至今已经第四个年头,促进了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在贾樟柯的发起下,2017年平遥国际电影展创办,致力于成为一个大格局、小身段的“精品电影展”,形成非西方电影与西方电影的对话,产生历史与当下的碰撞。而近年来深受青年影人喜爱的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也已经举办了第12个年头,它致力于持续为业界推出极具价值的新锐导演,而这些新鲜面孔持续地为电影界带来惊喜。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电影有着无穷的魅力,电影节展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持续、发展,它们形式各异,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致力于为中国电影奉献一份力量。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它们当之无愧成为了电影艺术的有力推动者,它强大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益,有效地推进电影市场化、产业化建设的进程,成为整个电影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电影具有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它是一个民族的生动面孔,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走过改革开放的40年风雨历程,作为一个亲历者与见证者,中国电影串联起了时代的脉搏,它将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进程,必将完成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变。
(作者王晓芳单位:北京广播电影电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