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赫章6月8日电 题:贫困县赫章的“财神”产业
作者 杨静怡
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滞后,无重大项目支撑,人才匮乏……多重因素叠加以及自然条件制约,“穷”是贵州省赫章人的生活写照。
20年来,划归为毕节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赫章县,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对口帮扶下,村里盖起瓦房,通了油路,修缮学校、卫生所,建成水窖;百姓的生活改善了,可压在中共赫章县委书记刘建平心头的大石还在——致富难。
其实,位于贵州西北的这片狭长山区并非资源匮乏的荒芜之地。相反,森林覆盖率超过70%的赫章,地底下蕴藏着煤、铁、铅、锌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开采非难事,难的是高昂的外运成本。所以,在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一行6月初来赫章考察时,刘建平提的第一件事就是恳请台盟中央帮助协调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批准建设昭黔铁路,争取2015年启动赫章段建设,以及推动立项建设云南镇雄经赫章至六盘水的高速公路。“铁路、公路通了,我们赫章煤矿资源才有价格优势,从而推动矿产开发和运输,也能推动资源能源富集区建设”,刘建平说。
此外,郁郁葱葱的林海也是赫章人的“希望林”,闭绝、严苛的自然风水孕育了原生态高山绿茶的同时也让赫章有“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的美称。
过去10年,台盟中央协调高级茶艺人才协助开发高山绿茶,今已出口马来西亚等地;还帮助争取国家科技部部长专项资金,用于引种樱桃试验与基地建设,并引进优质品种到赫章推广种植。此外,台盟还先后举办了核桃种植技术培训班和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等,培训适用技术人才。
刘建平介绍,核桃是“财神”,赫章种植核桃历史久,品质优。目前,当地种植核桃163万亩,挂果25万亩,坚果年产量3万吨,年产值近10亿元人民币。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把核桃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唯一的问题是以往核桃挂果周期长,一般为11年,当地人等不起。记者访问海雀村发现,如今村民外出打工仍是收入主要来源,在赫章随处可见“一人外出务工,全家人脱贫致富”的标语。
经台盟中央协调联系专家组帮助,反复试验,核桃挂果期已可缩短到4至5年,可以更快让农民尝到甜头,此外“以短养长”在核桃林下套种玉米等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也在探索实施中。
“到2020年,核桃挂果将达90万亩,综合产值可达50亿元人民币,带动就业近万人”,中共赫章县委宣传部部长朱大庚补充说。当地人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发展本地产业,才能自力致富。
因此,他们要把小核桃当作大产业来打造,除了鲜果,在核桃露、核桃、核桃工艺品等相关产业抓品牌,以期成为致富新路。黄士贤也表示台盟中央要在智力支持和改善民生两条主线的基础上,积极助推当地产业发展,继续为赫章在其他省市举办招商引资洽谈会,并邀请台商企业前来考察。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能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这是赫章县海雀村已故村支书文朝荣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这种朴素构想支撑着他从1987年起,历时3年,带领村民造林一万多亩。
如今,赫章的生态将给当地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有粮”这么简单。依托夜郎、可乐古遗址,在台盟中央协调相关部门专家顾问组的规划指导下,旅游业、生态农业、畜牧业的打造和发展,将会让更多游客愿意跋涉“7秒一个弯”的山路来到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原生态山村,也给这里带来致富的新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