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经济工作新要求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王晓东
准确把握我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任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已成为我们面前极为紧迫的重大命题。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坚持“三维纲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全力应对经济下行,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出色成绩单。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总动员,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促进和巩固经济稳定向好的局面,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湖北之进服务全国大局之稳。
一、保持定力,增强发展自信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需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深刻认识当前增速放缓是新常态“必然性、决定性、过程性”的体现。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科学把握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新特点和新变化,进一步增强发展自信。
信心来自宏观经济大局之稳。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调整转型的双重挤压,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精准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上半年全国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暖,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国家宏观经济大局之稳,为湖北竞进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半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将进一步显现,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发力,经济增长活力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的加快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正在加速聚集。
信心来自湖北稳中有进之势。近年来,我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出现许多积极变化,表现出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态势看,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二季度好于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居全国第6位;总量达到13104亿元,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8位。多数指标实现“双过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国、中部靠前,实现了效速兼取、相辅相成。从需求看,三大需求协同拉动趋势显现,尤其是消费在内需拉动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从结构看,转型升级有新进展,质量效益有新提升,呈现减速不失势、换挡质更优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为“四快一慢一好”,即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非公有制工业、服务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2%、11.3%、10.6%、9.8%;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速慢于平均增速;经济发展质效较好,全省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1.3%,高于全国12.1个百分点。从机遇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省委、省政府从战略、规划、项目、工作等层面主动谋划,积极对接,为湖北经济发展长期稳中向好赢得了主动。
信心来自全省稳神竞进之为。近年来,全省各级按照提士气、提力度、提能力的“三提”要求,凝神聚力,上下同心,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发展氛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锤炼了党性,改进了作风;在“三万”、“治庸问责”、争做“两为”干部等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中,磨砺了斗志,提振了精神;在经济主战场应对危机、破解难题的实战中,提升了能力,增强了信心。这些都为湖北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能力支撑。
面对新特征、新特点和新要求,必须坚决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以新常态为托词,回避矛盾不担当;片面理解不唯GDP,放松发展不作为。湖北要立足发展不够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9%以上目标和1.5倍系数不动摇,始终保持竞进状态,绝不松气、绝不泄气、憋足一口气,咬住发展不放松,在全省进一步营造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气场,推动全省经济行稳致远。
二、精准发力,主攻重点难点
促进和巩固经济稳定向好,必须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紧紧围绕稳增长这个紧要之务,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主攻重点难点,以更精准有效的举措,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在需求上把投资作为首要抓手。就当前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投资仍然是驾辕之马。做大做强投资底盘,既是当前稳增长的有效之策,也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有力之举。一是以重大项目为载体。重大项目是关键支撑,是核心发展力。抓住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机遇,抓紧谋划和开工一批基础设施、产业、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创新招商理念和方法,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以商引商,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二是以政府投资为引领。扩大政府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合作领域,放大政府投资效应。加大财政与金融结合创新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探索建立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金,助推其抢先机、做龙头、形成大基地。三是以民间投资为主体。民间投资已占全省投资总量的70%以上,扩投资,首要的是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行PPP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参与项目建设营运。四是以投资环境为根本。推进投资便利化,加快构建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监管清单,努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
在产业上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工业是湖北经济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主支撑,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稳增长,关键是稳工业。一是保产量。加强生产要素协调调度,对技术实力强、适应市场能力强、就业贡献大的企业优先支持,促其稳定发展,保住稳增长的基本盘。二是调结构。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行业品牌化、高端化、市场化水平。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实施“四六十”行动方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产业化规模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省比较优势。三是扩市场。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帮助重点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和市场开拓,鼓励优势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国际化步伐。
在区域上把“一主两副”作为发展高地。“一主两副”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在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中起着带动引领的关键作用。鼓励和支持“一主两副”转型创新发展,大力推广“一主两副”在人才激励、金融创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作法。推动各市州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打造一批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县,形成多点支撑、多层次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在动力上把改革作为关键之策。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全面推进22个专项、194项重点改革,清除体制机制藩篱,在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上下功夫。更大力度简政放权,降门槛、减负担,为创业创新铺路搭桥、留足空间,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更大力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社会投资为主、市场化运作为主,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大力度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进一步积极探索,力争形成一批有湖北特色、符合内陆地区特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更大力度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三、深处着力,狠抓措施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进一步做好全省经济工作的动员令已经发出,部署要求已经明确,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抓落实、落细、落地。务必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打通决策的“最先一公里”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政策落地。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稳促调惠防重大政策及省出台的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推动重大稳增长工程尽快实施、重大改革决策尽快落地、重大民生举措尽快见效。切实推进惠企惠民政策落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及税费减免、电价优惠等措施,着力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入推进科技创业十条等政策落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念好民生“八字经”,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可持续地惠及人民群众。
部署落地。对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部署并解决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全年目标,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圆满收官、“十三五”良好开局。对中央和省委最近部署的扶贫攻坚、创业创新等重点任务,制订时间表,明确路线图,加快推进。认真谋划“十三五”发展,坚持以龙头地位为目标,以产业第一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突出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抓紧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项目落地。坚持前期项目抓落户、落户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领导机制、服务机制、考核机制,确保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盘活用好我省财政资金存量,促进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加大协调力度,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重点项目按质量要求实施、按时序进度推进。
责任落地。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牢固树立“勤政有为、不为如贪”的理念,强化抓经济工作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创造性作为,担当起发展重任。
上一篇:大理信贷扶贫资金规模云南省第N
下一篇:详解:西藏自治区究竟包含哪些“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