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6日电 日前,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已经过去的两个月后,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该县城乡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新宾满族自治县走过的三十年,是从贫穷走向小康、从落后走向文明的光辉历程。
1985年6月7日,在清皇祖地、启运新宾诞生了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新宾从此掀开了新时期民族自治的崭新一页。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春风和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全县人民意气风发,艰苦创业,不断书写承前启后的历史篇章。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亿元,城镇居民收入1.8万多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元,分别是1985年的54倍、71倍、30倍、17倍。
以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发轫,时代浪潮不断涌入满乡大地,全县人民扬起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风帆,开启了新的伟大征程。三十年来,新宾由计划经济逐步摆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束缚,逐步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衣食住行今非昔比,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美好,精神世界不断充实,各项事业长足进步,勤劳智慧的新宾人民创造了翻天覆地的伟大成就。
三十年来的沧桑巨变让每一个亲历者感慨万千
民以食为天,过去人们寅吃卯粮,食不裹腹,填饱肚子求生存是最简单的硬道理。如今的许多家庭,大米白面成了家常便饭,来人待客到饭店吃上一顿已不算稀奇事。很多人开始讲究吃喝质量,过去用来充饥的山野菜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越来越充实。在饮食变化的背后是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过去粮食亩产“跨黄河、过长江”的目标被“吨粮田”的追求取代,全县粮食总产量多年稳定在3.5亿斤左右,人均超过1000斤,比过去翻了一番;“耕地靠牛马,种粮靠人手”的传统耕作方式变成了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25个家庭农场和51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加快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许多农民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洗脚上岸”谋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农民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大,是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1468万元,工业总产值10679万元,分别只有2014年的二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那时的第三产业总产值更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而如今已经达到42亿元。
三十年来,新宾工业由小到大,从资源消耗型、粗放经营型、环境污染型逐步向资源节约型、现代管理型、生态环保型转变。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水源涵养基地,新宾以大局为重,勇于牺牲,改变了“乡乡建厂、村村冒烟”的数量扩张模式,大力推进国企改革,鼓励和支持民营工业发展,努力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科学规划,园区布局,科技先导,环保先行,先后建立起南杂木工业园区和新宾镇焊接材料、榆树木制品、大四平钙化物等产业园区,使园区工业成为全县经济的强力支撑,走出了一条具有新宾特色的工业发展道路。
第三产业是新宾多年的“短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坚持在保护和完善中科学开发利用,完成了赫图阿拉城的恢复重建,加强了清永陵的保护,开发了岗山、和睦、猴石等一批旅游景点,全县目前有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省、市、县级文物和景点更是星罗棋布。满族风情节、启运节、冬捕节等一批旅游品牌和上夹河根艺市场、永陵满族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的对外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赫图阿拉、大房子、腰堡等农家游项目和全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4年,全县各景区接待游客55万人次,门票收入1140万元。与此同时,县城中心商贸集聚区规模不断扩大,以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企业已有100多家,年交易额实现5亿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亿元。
三十年来人们切身感受到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
新宾以县城建设带动农村城镇化,县城新区建设不断延伸,旧区改造不断升级,南杂木、永陵、苇子峪等乡镇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建设更是锦上添花。2014年,县城楼房建筑面积达到197.6万平方米,约是1985年13.26万平方米的15倍。乡镇楼房建筑由无到有,由少到多,2014年达到161.44万平方米。随着城乡面貌的巨变,农村的土坯房,城里的火炕楼,变成了砖瓦房、暖气楼;坑洼泥石路铺上了柏油路,自驾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不用备上煤油蜡烛怕停电,实施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不用担水受累,拧开水龙头就能吃上自来水;不愁信息闭塞,打开有线电视就能了解国内外新闻;不必烦恼千山万水的阻隔,打一个手机、连接网络彼此就能视听交流,城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城乡差别正在逐渐减小,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进步没进步,百姓最清楚。发展的新宾为这里的人们带来的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看病有医疗,危房有改造,就业有培训,养老有保险,困难有救助,创业有扶持,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2014,全县新农合常驻人口参合率实现100%,改造农村危房和城镇棚户区647户。完成实名制就业11259人,普惠制培训8538人,劳务输出9106人,全县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率均达到85%以上,15890名城乡低保人员享受到低保金。2303户城镇低保及边缘户得到了冬季取暖救助。发放项目扶贫资金、小额扶贫贷款、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和慈善扶贫周转金2.5亿元。全县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文化设施得到有效改善,许多专业组织和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城乡。“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让梦想照进现实,靠的是新宾各届领导班子咬住发展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的务实精神,靠的是全县人民埋头苦干的作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新宾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符合新宾发展的正确思路,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文化名县”的五大战略。围绕这一战略思想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为新宾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努力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协商民主,维护政治安定,促进社会和谐,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满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年,各民族兄弟共同团结进步,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后获得国家山区资源开发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中国最美丽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及全省平安县、旅游强县等诸多荣誉。这些骄人的成绩凝结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顽强拚搏的滴滴血汗,彰显了全县人民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我们饱尝了上世纪末人参产业一落千丈的苦痛,经历过新世纪初突如其来的“非典”考验,经历过1995年“7.29”、2005年“8.13”、2010年“7.31”、2013年“8.16”等特大洪灾的磨难,还有在改革发展稳定的道路上曾经遇到过的各种沟沟坎坎,但新宾人民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同舟共济。这是新宾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悠悠三十年,漫漫长征路,回顾过去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宾人民用三十年的时间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再有三十年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文明富裕幸福的新满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再创佳绩,再续辉煌。
相关链接:
新宾地处辽宁省抚顺东部,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搭界,南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为邻,西与抚顺县相连,北与清原满族自治县毗壤。全境东西长98.8公里,南北宽83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4284.5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是一个满、汉、朝鲜、回、蒙古等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8%以上。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全县共辖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13个社区、14个国有林场。
新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出生于新宾。伴随着满族的勃兴,在境内留有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清代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等300多处清前史迹,满族文化底蕴深厚。新宾生态环境优良,特产资源丰富。全县活立木蓄积量278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3.2%,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均居全省前列,是辽东的绿色屏障。水资源丰富,拥有苏子河、太子河、富尔江三大水系,地表水资源总量达33.9亿立方米(其中跨流域引水19亿立方米),每年为下游提供33.9亿立方米优质水,是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养和供水基地。旅游资源独特,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4A级景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是清前文化、满族风情和森林生态旅游的极佳去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有铁、铜、钼、煤炭、大理石、石灰石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40余种,特别是石灰石资源,储量巨大,品质优越,极具开发价值。农特产品资源丰富。中国林蛙、香菇、辽五味、辽细辛、优质米、山野菜等农特产品资源较为丰富,是“中国林蛙之乡”、“中国辽细辛、辽五味之乡”。丰富的特产资源为新宾发展特色产业、兴县富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新宾首批进入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旅游强县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