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监督 > 内容

阿里投资共享巴士 对手不是滴滴是美团?
发布时间:2015/9/11 23:27:56   作者:佚名   点击:

  昨日(9月9日),智能出行领域发生两大事:一是专注于垂直共享巴士领域的接我科技宣布获得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但未公布具体金额;二是滴滴打车宣布启用全新Logo,并更名“滴滴出行”,同时滴滴快的CEO程维确认滴滴快的完成一轮最新融资,融资额达30亿美元。

  这是阿里继投资快的打车后,再度投资智能出行领域,阿里也因此成为BAT(百度、阿里以及腾讯)中首家进军共享巴士的互联网巨头。阿里投资的快的打车在完成与滴滴合并后,今年7月底滴滴快的也推出了巴士业务。

  接我科技创始人兼CEO刘辉透露,目前接我科技和滴滴巴士的线路重合度已达30%。那么,同携阿里的接我科技与滴滴究竟是对手还是盟友?

  当被问及未来资本方是否希望接我科技跟竞争对手合并时,刘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不排除”,但他同时强调早先合并不太可能,“一定要先较劲,打一打才知道,总得有一个人先服”。由此看来,作为智能出行领域的又一风口,共享巴士的“肉搏战”在所难免。

  与滴滴巴士有区别

  滴滴打车更名“滴滴出行”的背后,主要是滴滴已经从当初单一的出租车打车软件,成长为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在刘辉看来,如果将滴滴比喻为“陕西小吃”,接我科技就是专门的肉夹馍店。“你到陕西小吃和专门的肉夹馍店,一定会不一样的。”

  据悉,接我科技成立于2014年7月,其创始人刘辉曾任神州租车副总裁,其他团队成员来自百度、联想、饿了么、e代驾等互联网企业。此轮来自阿里的战略投资也是接我科技的A轮融资。接我科技曾获得策源创投、真格基金等机构数百万美元的融资。

  目前,接我科技推出的产品包括“接我云班车”和“接我摆渡车”,班车线路已覆盖北京、杭州等全国重点城市的主要商业区和住宅区,1/3的业务来源于企业用户。虽然从一开始就明确拼车市场的创业方向,但接我大巴今年初才正式推出。

  刘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放弃私家车拼车业务并非因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是他认为私家车拼车难产生很好的商业模式。与大巴拼车所建立的人和人之间的连接相比,二者体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刘辉认为,今天在坐公交车的人,至少有30%的人愿意从公交车上走下来,到共享巴士上去。“我们会跟公交形成协同关系,我们解决特殊人群的需求。每年有1000多亿次城市交通的运营数量,300多亿次的人会产生城市内的交通需求。”

  车费、广告费基本覆盖成本

  对于阿里投资的具体数额,刘辉并没有透露。他表示,不太希望用资金来证明接我科技的实力。但刘辉很清楚的是,因为滴滴等大鳄在大巴拼车的入局,共享巴士竞争已非常激烈,目前市场上仍在开疆拓土的巴士拼车就超过10家企业。

  就在昨日,滴滴快的CEO程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确认滴滴快的完成一轮最新融资,融资额达30亿美元。

  外界最关心的还是价格战,比如滴滴巴士之前一直在用1分钱的价格吸引巴士的客人。对此,刘辉表示:“要么拼价格,要么拼服务,要么拼客户获取成本。一切以‘烧钱’为导向的公司都是耍流氓。”

  在刘辉看来,早先的“烧钱”模式已经过去,因为要找到营销的定义,要寻找真正的目标客户。比如,现在很多打车的人,可能并不是因为打车是他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只是因为“烧钱战”才选择打车。

  出乎外界意料的是,刘辉一直认为,和接我科技产生竞争关系的并不是滴滴巴士,而是美团。

  “因为滴滴最主要的核心业务框架还是解决一辆车与一个人之间的需求,巴士的业务只是在其出行领域产生。而巴士跟轿车的业务不一样,因为巴士要一群人在一个车里面,要想满足所有人同样的出行是非常难的。接我科技解决的是一群人做一件事,所以最有可能产生竞争关系的是美团。”刘辉说道。

  当被问及接我共享大巴的盈利模式时,刘辉告诉记者,接我科技主要通过车内广告和提供增值服务(如早餐、饮料等)获得收益。目前接我科技的车费及其广告收入,基本可以跟成本持平。随着BAT的入场,有些小公司已经不敢玩了,巴士共享的进入门槛在提高。

上一篇:摄像头是关键点 iPhone6s Plus上手体验
下一篇:苹果发布会来了!新品不断却被批还是同样味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