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巴楚11月7日电 (记者 朱景朝)“成片的金色胡杨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屈胜文参访国家4A景区新疆巴楚红海景区时为她的魅力所震撼。
11月1日至6日,西安报业集团、郑州晚报、柳州日报、湛江晚报等“一带一路”沿线媒体近百名记者在古丝绸之路重镇新疆巴楚参访,在赞叹美景、民俗、美食的同时支招这里的旅游资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巴楚是古丝路“三岔口”,其东承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洛阳,西越喀什及葱岭连接罗马,南抵和田至印度,是中华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的交汇地之一。境内分布着316万亩世界面积最大的成片原始胡杨林,也是“刀郎文化”的故乡。
屈胜文说,现在中国内地已经很冷了,可在新疆南部气温依然舒适温暖,还可欣赏到这么漂亮的金秋美景,难以想象,“应该多宣传”。
“这里的瓜果很甜,烤肉烤鱼新鲜、味美”湛江晚报副总编辑崔彩玲更关注当地的美食。6日晚,她逛了巴楚的夜市,夜市美食荟萃,大饱口福后还不忘上传微信圈,引得圈里的朋友羡慕嫉妒,表示要来。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第一次来新疆的柳州日报副总编陈中林从阿克苏下飞机后在沙漠中驱车穿行3个小时到达巴楚,对新疆的辽阔有了切身感受,当地淳朴的民俗和豪放的刀郎歌舞令他着迷。“巴楚乃至新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应该每年组织更多的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郑州晚报摄影部主任马健用“远远超出预期”形容此行。“巴楚是中国西部的县城,城市环境这样美,民众的生活很和谐幸福,真是想不到”。他参观了当地万和服装厂,600多当地少数民族青年在厂里成了工人,每月可拿到2000多元人民币的工资,“他们脸上的笑容是自然的”。
当地官员称,巴楚近年正打造以丝绸之路文化和民族风情为特点的旅游产业,发展就业率高的纺织服装业,明显带动百姓增收,百姓幸福指数攀升。
马健说,郑州交通发达,可以说是一座火车拉起来的城市。今天的巴楚铁路、公路交织,是南疆的交通枢纽,巴楚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明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