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11月15日电 题:天涯热风:海口羊山湿地的周末生态学堂
记者 王子谦
15日上午,海口南郊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在专业志愿者的指导下,或观察路边的热带植物,或寻找池塘中的水生生物,把生态课堂开在了素有“湿地博物馆”的羊山湿地,全身心地投入自然怀抱。
这些小朋友是参加海口市民间生态环保公益组织“松鼠学堂”活动的市民。今天由“松鼠学堂”申请的中缅热点生物多样性保育项目之羊山湿地公众导览项目正式开始,20多人成为这一项目的首批参与者。
羊山湿地位于海口市南郊,其类型涵括了淡水泉、河流、洪泛区、沼泽、湖泊、水稻田、池塘、水库等各种湿地类型,是海口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绿色屏障,被誉为“海口之肺”和“海口之肾”。
羊山湿地公众导览项目由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会(CEPF)资助,旨在引导市民认识海口周边湿地,宣传环保理念,保护湿地环境。导览过程看起来像是旅游,却不同于传统的旅游,志愿者将所掌握的自然信息在游览中传递给市民,让人们用心感受家乡的一草一木和人文风情。
“我们脚下明明是干的,为什么叫‘湿地’?”刚走进洋山湿地,志愿者王波就向孩子们提问。他用甲骨文画出了“山”、“水”、“土”、“石”、“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何为湿地,“因为这里有河流,有沼泽,有山、有水、有水稻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走在羊山湿地,这里有原始的火山石,天然的湿地湖泊溪流,人工的水稻田和水库,每一眼看到的都是各种景观和谐交融的图景。志愿者谷峰边走边介绍路边的植物:苦楝树枝可以催熟水果,黄皮树的叶子清香是因为长有香包,鬼针草上的粘刺是传播种子的利器……“把课本里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常识,更是为了传达一种环保理念。”谷峰说。
根据2014年发布的《羊山湿地快速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这里存在水生植物62种。谷峰介绍,羊山是全国范围内水角和水菜花的最后幸存地,“如果在此消失,则意味着两种植物在中国的区域性灭绝。”
羊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同样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困扰。素有“植物杀手”的藤本杂草薇甘菊在湿地内蔓延,已经危害到其他植物的生长。志愿者郝珊珊向大家介绍生物入侵的危害,让儿童对生态安全有了最初步的认知。
做植物笔记时羊山湿地公众导览项目的重要内容。一个素描本、几只彩笔,儿童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将自然的种子埋进心中。小朋友张曦文描绘眼前的黄蝉,记下植物的生长地区、植物习性等特征,“喜欢来到大自然,喜欢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朵。”
“松鼠学堂”的负责人称,海口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市民走出城市不远,就能在纯净的山水里游学自然感受生命。项目的志愿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既有专业人士,也有在校大学生、企业员工、全职妈妈等不同领域,能够熟练掌握野外考察、自然笔记、自然活动设计实操、夜间观察等技能。
据介绍,羊山湿地公众导览项目将每月定期组织海口市民走进羊山,力争每年使上千人认识湿地、了解湿地、保护湿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