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联想发布截至2015年9月30日止2015-2016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联想集团(包含SystemX及摩托罗拉整个季度的业绩)收入为122亿美元,同比上涨16%;集团除税前亏损为8.42亿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集团亏损为7.14亿美元。这是联想6年来单季度首次出现亏损。
在全球PC市场持续下滑,以及联想移动业务发展疲软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声音表示出对联想前景的担忧。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却说,“联想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谁都知道,联想面临的困难和杨元庆面对的新挑战,才刚刚开始。
力推并购
继上一个季度手机业务出现巨亏后,联想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最新一季财报更为糟糕,亏7.14亿美元。联想给出的解释是,亏损源于重组计划的实施。本季度联想产生一次性费用9.23亿美元,包括重组费用5.99亿美元及清除智能手机库存费用3.24亿美元。
财报亏损的和联想近两年来大举收购不无关系。过去两年中,联想29亿美元巨资收购摩托罗拉移动,23亿美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对于这两起收购,业内对杨元庆的决定,一直存在不同声音。特别是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不少市场分析都认为,“这对联想而言是一桩赔本买卖”。
关于并购,杨元庆有自己的一套心得。毕竟,在当初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困难局面,但通过杨元庆的努力,不但将这一资产顺利整合进联想体系,还带动了联想整个PC业务的发展。到2013年第二季度,联想PC市场份额,已成全球第一,并从此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在谈及并购时,杨元庆曾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通过并购,一方面可以使联想获得技术,另一方面是获得市场和渠道。的确,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及日本PC巨头NEC后,都产生了杨元庆所说的上述效果,不但顺利打入相关国家和地区市场,PC销量也是可圈可点。
有了多次成功并购经验,杨元庆想要复制PC时代的成功。但这一次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却未必能如他所愿。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摩托罗拉移动和全盛时期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手机等移动业务上,摩托罗拉移动不但已经被苹果、三星等品牌远远甩在身后,甚至还被国内的华为、小米等厂商超越。更重要的是,在被谷歌卖给联想前,摩托罗拉移动真正值钱的家底——25000余项专利,几乎被谷歌一扫而空,而联想只获得了2000余项专利,以及谷歌的专利授权许可。
如果说,在“获得技术”上,联想扑了个空;在“获得市场和渠道”上,杨元庆也同样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尽管有了摩托罗拉移动后,联想获得了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机会,但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等机构显示,目前摩托罗拉移动在全球市场的综合占有率仅10%左右,今年第二季度其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再度下跌,只有4.8%。对于异常重视美国市场的杨元庆而言,花29亿美元购买不足5%的美国市场,这笔买卖显然称不上划算。
更让人担忧的是,摩托罗拉移动在中国的业绩同样差强人意。根据市场机构最新数据,摩托罗拉移动在国内市场推出的新款手机产品,尚未进入销量前十。面对这一局面,杨元庆坦言,“今年把摩托罗拉带回来确实有些急了,没有考虑到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性能、功能包括价格都没有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需要。”
同样的,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也没能让联想和杨元庆高兴起来——尽管相关业务较上一季度亏损收窄,但仍处亏损中。或许正是基于此,杨元庆无奈选择裁员。今年8月,联想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200名,消息一出,随即引发外界对联想未来业绩的担忧。
对此,杨元庆表示,裁员将为联想在下半财年减省费用约6.5亿美元,年化减省约为13.5亿美元。此后,联想的业绩将会因此得到较大改善。杨元庆还表示,裁员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节流后业绩的增长恢复信心,并最终实现真正的业务增长。
坚守PC
如果说并购对联想而言,仅是阵痛。那么,PC市场的持续疲软,则是杨元庆不能掉以轻心的大问题——而这也是市场对联想前景担忧的主因之一。
自2012年以来,全球PC行业进入负增长的寒冬。如今这一趋势并没有改观。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下降6.7%,二季度下降9.9%,三季度下降7.7%。
联想目前主要有四大业务,包括个人电脑业务、移动业务、企业级业务和生态系统云服务。其中,个人电脑业务占据联想营收的近2/3。严峻的市场环境对联想而言将会是更大的危机。
“大环境不好,这一点企业不能够左右。”杨元庆对此有些无奈,不过他认为,PC行业未来前景依然乐观,联想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占据全球个人电脑30%的市场份额。“PC产业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我们对全球PC市场恢复增长抱有极大的信心。”
杨元庆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冬天里活得更好,并且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1月初,联想召开新品发布会,连发多款PC新品产品,其中包括多模笔记本YOGA 4 Pro、YOGA Tab 3 Pro/Tab 3系列平板电脑,以及二合一脑MIIX 4。这场新品发布会被视为杨元庆用实际行动向外展示自己和联想坚守PC阵地决心的例证。
但外界的反应,并不如杨元庆期待的亢奋。尽管上述几款产品均有亮点,但联想当日股价报收每股7.56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仅上涨0.132%。
有市场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杨元庆继续逆势押注PC市场,这对联想而言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多款新品有帮助联想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全球PC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拖累联想移动业务在内的新业务的发展。
杨元庆曾多次表示,目前的PC市场并没有2008年严峻,在PC市场洗牌之际,反而会给联想机会。
部分市场机构也站在杨元庆一边。野村证券研报认为,今年第三季度联想PC出货量比行业整体高约3.2个百分点,同时联想PC业务的全球占有率继续上升,并超过20%,在美国、非洲、中东等市场的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因此,仍对联想PC业务保持乐观,并给予其股票“买入”评价,目标股价每股11.5港元。此外,交银国际等机构也继续看好联想PC业务,并给出联想股票较高评级。
“PC市场明年将开始复苏。”在谈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杨元庆用了“非常乐观”四个字。“虽然智能手机的冲击可能会使电脑更新换代的周期放缓,但没人能真的把电脑甩掉。整个PC行业依然还有发展空间,会逐步恢复增长。”
移动端困局
尽管受累于并购,但联想的财报仍有亮点——2015年第二财季,联想移动业务营收增长28%,增速明显。不过,对于这一成绩,业内似乎并不买账,不少分析指出,作为曾经国产手机行业“中华酷联”之一的联想,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地位已经大不如昔,不但和华为、小米这样的国内一线厂商拉开了距离,连乐视、奇酷这样后起之秀的步伐,似乎也难以跟随。
市场对联想移动业务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天猫、京东、苏宁等平台均发布了手机销售的排名,不管是手机销量还是销售额,联想均没有进入前五。更让人尴尬的是,在“双十一”当天,联想甚至没有一款“爆款”手机,能和竞争对手正面较量。
对此,杨元庆不以为然。他介绍,联想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策略是,一方面将海外市场作为未来的重点,另一方面在国内主要看重零售市场和运营商市场。2015年第二财季,联想移动在新兴市场的手机销量增速迅猛。在印度市场增长73%,销量270多万台;在俄罗斯市场增长165%,销量150万台;在东欧市场增长115%,销量240万台;在亚太新兴市场,增长36%,销量360万台;在中东和非洲,也都增长了20%以上。联想财报还显示,自4月1日至9月30日,联想旗下智能手机在中国以外市场的总销量同比增长295%,售出2470万部。与此同时,联想平板电脑业务也表现相对抢眼,完成了逆势增长,数据显示其平板业务连续四个财季实现盈利,全球市场份额达到6.3%,位居全球第三。
但从销售情况看,联想智能手机的销量和华为、小米的差距不容忽视。公开资料显示,今年第二、三季度联想共计销售手机约3500万部,而同期华为和小米的销量分别为4700万部和4000万部。
面对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劣势,杨元庆将原因归结为“手机市场不健康,竞争对手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销售数量为诉求”。他还认为,智能手机市场只占总体市场的20%,为什么要在这个市场血拼?所以联想将会在70%到80%可以盈利的市场去选择。
但外界似乎并不认可杨元庆的逻辑。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庄瑞豪就表示,不看好杨元庆的联想手机策略逻辑。他表示,联想手机并没有强大的国内核心业务,因此更谈不上可复制的扩张模式。此外,联想手机和摩托罗拉手机的用户完全不一样,甚至是两个极端,这也是国际扩张上比较忌讳的方面。
庄瑞豪称,虽然联想PC此前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有过类似经验,但那起并购也用了很长时间才消化,最后基本淘汰了IBM品牌。因此他不看好联想在手机行业复制PC的成功路径。因为行业的基本面不同,所以不同产业的全球化机会和路径也不同。
的确,纯粹的国际化未必是联想的解药。目前,小米、华为、努比亚、魅族等国内手机厂商先后公布了各自的国际化战略。可以预见的是从2016年开始,国内手机厂商也将进入印度、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市场。从现在的情况看,至少在国内市场中,联想手机在价格、软硬件等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一旦国内厂商进入国际市场,很有可能对联想造成冲击,直接致使其销量下降。
回想起来,在2004年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联想的发展遭遇瓶颈,杨元庆并没有拿出太多帮助联想迅速脱困的举措。无奈之下,2009年2月,柳传志再度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则转任CEO。直到2011年,杨元庆才接任柳传志,再次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当时,柳传志公开表示,经过过去的磨炼,杨元庆已经成熟,将有能力带领联想面对任何困难。现在,新的挑战又一次摆在了联想和杨元庆面前,他需要向柳传志和所有人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