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座谈会开始前,到场专家、艺术家及王瑶卿家人合影。中新网记者 刘湃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刘湃) 在京剧大师王瑶卿诞辰135周年之际,28日下午,“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纪念一代宗师王瑶卿先生诞辰13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戏曲学院、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主办,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区政府承办。
后人忆王瑶卿:不仅是艺术大师 更是卓越教育家
图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发言。中新网记者 刘湃 摄
座谈会上,多位戏曲界专家学者畅谈京剧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高度评价王瑶卿在京剧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和深远影响。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教授周育德称,王瑶卿先生的艺术不拘一格、博采众长、融汇贯通。他敢于打破传统旦行的界限,所以能创作出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的花衫艺术,王瑶卿创造的优美的舞台形象,展现精湛的表演艺术,成为京剧旦行的楷模。王瑶卿先生文武兼备,昆乱不挡,又会唱腔又会排戏,是京剧艺术的全才。
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回忆拜师往事:一进师门先生不说戏,而是先问:你是要当好角还是成好角?你是要唱一时还是唱一世?“先生是在教我们做人。他常说你要学源不学流,学流是手段是借鉴,学源要追根溯源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杜近芳还提到恩师的创新精神,她谈到,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创始人程砚秋先生早先嗓子极好,可后来倒嗓,而且倒得很苦,一度认为自己的艺术生命无法继续了。就在这时,王瑶卿挺身而出告诉程“另辟蹊径”,帮他找到适合其嗓子条件的唱腔。
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深情回忆恩师:“恩师不仅是一位艺术表演大师,更是一位杰出卓越的戏曲教育家。京剧界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还有许多有成就的旦行演员都出自‘王门’,所有旦行流派都是这棵参天大树的支脉”。
京剧表演艺术家谢锐青表示,“师傅教我如何表演人物令其细致饱满,让我体会到戏曲表演艺术的魅力,深感师傅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勇于创新。这也为自己后来从事戏曲教育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图为当晚京剧演唱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刘湃 摄
当天晚上,“京剧一代宗师王瑶卿先生诞辰135周年京剧演唱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梅程尚荀”四大流派传人和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江苏省长荣京剧院的京剧大师们纷纷登场献艺,将此次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王瑶卿原名王瑞臻,字雅庭,别号菊痴,晚号瑶青。他九岁学艺,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打破门户之见,向各种不同派别、不同风格广泛汲取营养,获“青衣女叫天”的称号,与谭鑫培一起被选入清廷任升平署“民籍教习”;解放初期,王瑶卿任中国戏曲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前身)校长,成为新中国的人民艺术家。特别是他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梨园弟子,是中国京剧界授徒最多的一位导师,目前公认的约有400人以上,四大名旦“梅程尚荀”都曾向他学习,被称为“百科全书”。
缅怀大师艺术情怀 家乡聚力弘扬国粹艺术
图为中国戏曲学院与淮安市政府签署创建“中华戏曲之乡”战略合作协议。中新网记者 刘湃 摄
淮安清江浦区是王瑶卿的家乡,明清时期的清江浦是漕粮运输枢纽和海盐集散中心,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商家云集、文艺繁荣,他的祖辈即在清江浦以戏曲艺术谋生,现留有故居。
今天的清江浦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淮安的主城区、核心区,在大力推进产业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该区深入挖掘名人、美食、戏曲等文化资源,推动城市价值提升,进一步彰显“运河之都”的独特魅力。该区正在建设的王瑶卿戏曲艺术馆建筑主体已建成,即将进入设计施工招标阶段。
此次活动中,中国戏曲学院与淮安市政府签署创建“中华戏曲之乡”战略合作协议,将对王瑶卿艺术的传承与提升、对该区放大文化资源效应产生积极影响。清江浦区还将陆续举办“京剧寻源”、京剧交响音乐会、《王瑶卿画传》首发式暨“王瑶卿京剧艺术生涯”专题讲座等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