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7日电 “使用啤酒花浸膏的就是‘化学啤酒’,‘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啤酒嘌呤含量高导致痛风”,曾经,你是否也对这样的流言深信不疑?在网络搜索“啤酒肚”、“痛风”、“啤酒花浸膏”等关键词,上述相关信息多达上百万个。多年来,这些关于啤酒的谣言与误解经久不衰,甚至愈演愈烈,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也使行业蒙受不白之冤。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啤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呢?
1月17日,在食药监总局、国家网信办、质检总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指导下,由新华网·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在北京举行,权威专家对相关啤酒谣言及认知误区逐一击破,并进行科学解读,还原真相。
网上流传的“化学啤酒”是怎么回事?
网络中充斥着大量帖文声称,“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使用啤酒花浸膏的就是化学啤酒。”还有谣言称,“啤酒花浸膏是一种抑制啤酒微生物繁殖的化学物质,饮用将会有头晕、心悸等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专家指出,有关“酒花浸膏不安全,会降低啤酒质量甚至不利健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国家酿酒大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表示,这是一种误解。“不明真相的人士将使用了二氧化碳酒花浸膏制造的啤酒误传为化学啤酒。”
张五九说,啤酒花是制造啤酒的必需原料之一,其主要是为啤酒提供苦味和酒花香味。产生苦味的物质来源酒花中的苦味酸。将酒花中的苦味酸提取出来,再用于啤酒制造,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酒花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使苦味物质更纯。
“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毒的气体,是人体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可以变成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一种超临界流体,这种超临界流体具有液体的高溶解性,也同时具有气体的高扩散性。”张五九表示,因此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高效无污染的将酒花中的苦味物质提出来的,再用于啤酒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合法的、无害的物理萃取技术,和化学制剂无关。
啤酒嘌呤高导致痛风?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喝啤酒导致痛风”是流传最广、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专家指出,啤酒嘌呤含量高导致痛风发病率高,这是不正确的说法。
痛风是一种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是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关节腔滑液内尿酸钠结晶形成为特征),软组织、骨骼、软骨和肾脏等处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症。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教授于智敏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约有 80%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由嘌呤代谢有关的限速酶的基因变异,导致人体自身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则是饮食、治疗导致的尿酸增多,或是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
于智敏表示,痛风与啤酒的关系要分成两部分来看,一是喝啤酒能不能导致痛风,二是痛风病人能不能喝啤酒,不能一概而论。痛风患者是嘌呤代谢失常,临床上要求禁用或慎用啤酒。而喝啤酒会不会导致痛风?导致痛风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和啤酒并没有直接关联。对于那些嘌呤代谢失常的人,处在痛风病发作前期,过量饮酒导致人体酒精代谢失常,会诱发痛风。所以不恰当地、过量饮酒是主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传播室主任刘爱玲说,研究表明,人体20%的嘌呤来自食物,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豆类、菌类等)的过量摄入会使血液中嘌呤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尿酸增高。对于痛风病人,需要适当限制饮食中摄入的嘌呤含量。专家表示,每1kg食物嘌呤含量低于250mg的为低嘌呤食物,可照常食用,嘌呤含量250~1500mg的食物限制食用,高于1500mg的为高嘌呤食物,应避免食用。而研究发现国内常见啤酒中总嘌呤含量在38至151mg/L之间,平均总嘌呤含量为74.9mg/L。从医学角度出发,啤酒属于无限制食品。
“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啤酒肚”来说明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那么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吗?对此,张五九驳斥了这种说法。
张五九表示,“啤酒肚”本是一个比喻性的名词,文学修辞手法是代指,这是一个被广泛误解的名词,其原本是形容肥胖的肚子就像刚喝过几瓶啤酒之后鼓起来的样子。然而现在经常被误解成“肥胖的肚子是由于喝啤酒引起”。究其本质而言,肥胖的肚子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是长期能量摄入过量而又没有及时消耗掉导致的结果,即使从来不喝啤酒的女性,如果长期能量摄入过量的话,同样会有啤酒肚。
张五九称,就啤酒本身而言,其能量并不高,其一是因为啤酒的水分含量超过90%,二是啤酒是谷物原料发酵而成,谷物在发酵过程中是放热的,因此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说,啤酒中的内容物的能量低于制成他的谷物原料。
于智敏教授表示,任何过量饮食都会引起健康问题,导致量变到质变,要科学合理饮酒,树立正确的饮酒理念。
“导致肥胖有多种原因,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物吃的比较多,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相对较少,二是能量消耗少,体育锻炼少。”刘爱玲认为,我们喝啤酒大多是在在外就餐这种环境,可能酒喝的多一点,但更重要的吃得肉多,菜少,油腻,这些隐藏在啤酒后面的因素才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我们提倡适量饮酒,文明饮酒。”
“五位一体”击碎食品谣言
我国啤酒行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已进入寡头贴身肉搏阶段。但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环境整体低迷等因素影响,啤酒产量增速不断下滑,2014年,中国啤酒产量首现负增长。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啤酒行业连续两年产销量出现下滑,其中有产品结构的市场适应性问题,也有季节性气候问题,同时与啤酒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负面形象不无关系。啤酒行业的健康发展面临谣言和负面传言的困扰,不实谣言固然需要解读,而夸大传言也需要澄清。
“倡导理性饮酒是啤酒行业一直宣传贯彻的重要理念,推行理性饮酒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何勇表示。
对于谣言治理,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认为,食品谣言不仅危害公众视听,还影响着产业发展、国家形象,治理食品谣言一定要下重拳,要激发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食品谣言。
颜江瑛表示,网络已成为各类谣言的聚集地,国家食药监总局希望通过“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这一平台,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公众科学消费。
上一篇:消协提醒:到付包裹验货后再收
下一篇:跨境网购须突破“鉴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