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免排队,缴费刷医保,检验结果发微信……在全国率先实现医保与微信支付打通的深圳,患者只需要在微信上绑定社保卡,即可享受互联网+医疗的便捷。经过短短数月的试点,微信医保支付不仅在深圳落地13家医院,四川、河南、黑龙江、陕西等全国11省21市也将逐步实现微信医保支付;同时,微信医保支付的便捷也从医院走入药店,广西南宁市民已可在35家药店用微信刷医保买药,未来可触达广西全省的4000多家药店。
广西市民在药店体验微信医保支付从春节火红的微信红包,到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无所不包的支付场景,微信支付的便捷不仅方便了8亿多微信用户,也带来了许多创新的支付场景。在看病、付医药费这个场景中,微信医保支付首次打破了患者“公费”与“自费”的界限,一次密码验证,即可完成医保与自费的混合支付。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微信医保支付的“福音”绝不仅是少输入一次密码,而是免排队节约大量等待时间——深圳试点经验显示,使用微信医保支付能为患者平均节省46.3分钟排队等候时间。
这节约下来的46.3分钟背后,究竟藏着哪些创新?
把“排队”搬到线上
长久以来,“三长一短”问题困扰着患者和医院,即挂号、候诊、收费排队等候时间长,看病时间短。微信医保支付恰恰把排队等候的环节都搬到了线上,从预约挂号开始,到缴费取药,患者就诊全流程信息都可以通过微信一手掌握。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实现了在线预约挂号,通过微信医保支付交付挂号费后,用户的微信将收到预约时间,只需要按照约定时间到指定诊室报到即可,免去了挂号与候诊双重排队。如果医生开具检验单据,也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医保支付缴费,又省去了一次排队缴费的时间,更方便的是,当检验结果出来后,微信还能第一时间接收到电子报告。医生完成诊断后,药费账单也同步推送到了患者的微信上,通过微信医保支付一键完成社保和自费的混合支付,患者即可直接取药,再省去一次排队缴付药费的烦恼。
至此,在微信医保支付的帮助下,患者完整的就诊体验只需要在医院中完成就诊、检查、诊断、取药四个环节,其他与断症、治疗无关的“跑腿事”都交给了微信来完成,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排队等候时间。
一周即可打通医保移动支付
事实上,化解就医“三长一短”等问题,正是国家在“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的攻坚点。利用“互联网+”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实现更聪明的医保支付方式,无疑是解决“排队”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微信医保支付中,医院只需要在原有公众号的基础上打开API接口,无需重复开发,仅需轻量升级,即可打通医院的医保移动支付。这大大改变了常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需要打通挂号、排队、支付、评价等全流程的做法,使得医院的部署周期从常规的两个月以上,大大缩短到了1-2周。
而在腾讯庞大的生态中,目前已经有近2万家认证医院通过各种类型的公众号为上亿患者提供服务。其中,全国的三甲医院中80%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60%的公众号提供挂号、电子病历查询、诊间支付等实用的功能和服务。拥有各种公众号的医院,实际上都在利用微信的能力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排队”问题,而微信医保支付的出现,则是给各级医院乃至各地人社局更有效的医保移动支付方案, 以不同的功能组合连接医院和患者。
轻量化方案盘活医疗开发者生态
有别于其他采用SDK接入医院APP,或者需要医院打通就诊全流程API接口的合作方式,微信医保支付在医院公众号生态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轻量化的方案,大大减轻医院实现移动医保支付负担的同时,更让许多优质的医疗开发者进入到了开放的互联网+生态中。
随着微信医保支付的逐渐铺开,人社局、医院、腾讯、第三方开发者之间逐渐形成了紧密的生态合作:人社局为医院开通移动医保支付权限;微信支付则接入人社局的医保支付与结算系统,并整合到微信第三方支付中心;第三方开发者则为医院建设信息化的管理后台,对内连接医院院内信息系统,实现医保费用计算,对外连接微信支付平台。微信医保支付轻量化的方案也为各地人社局、医院和第三方开发者带来了灵活的实施方式,不同功能的组合又带来了医疗场景创新的可能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向微信医保支付聚拢过来。据了解,目前金蝶医疗、就医160、卓健信息科技、智融科技、义幻医疗等一批国内领先的医疗服务商都成为了微信医保支付的合作伙伴,快速地推进微信医保支付在全国各地医院的落地,更把“互联网+医疗”支付能力从医院拓展到药店。
在门诊及急诊量破200万的国内妇产儿童医院标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去年与腾讯公司实现全面的互联网+医疗战略合作,微信在线支付已占医院诊间支付总量的50%,患者通过微信在线问诊获得医疗服务,对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医疗的专业领域中,以微信医保支付为代表,集合移动支付、社交、身份验证等多种能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正逐渐改变着老百姓的就诊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