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明:预防未成年人饮酒,先管住家长
羊城晚报讯 记者程行欢报道: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主办,已持续长达五年的、关于对青少年饮酒进行干预的调查成果近日揭晓。“家庭的影响是最主要的,而家庭干预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主任胡小琪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未成年人饮酒应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干预模式。
2013年开始,调查组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和哈尔滨六个城市开展了青少年饮酒行为的专项调查。调查发现,10岁以前曾饮酒率达30%,12岁以上中学生的曾饮酒率高达51%;其中,成都、广州学生的曾饮酒率最高,哈尔滨最低。在曾饮酒的学生中,有11%的中学生饮酒后曾经感觉不适/生病、或出现打架/逃学等行为。
在调查基础上,从2015年9月开始,该所在广州、成都和哈尔滨三地的30所学校、近万名中学生中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非成勿饮”宣教活动。
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初中生的酒是从家人那里获得的,应该在家长中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酒精,很可能就是来自父母或者长辈的影响,比如用筷子蘸酒给孩子舔。”胡小琪说。
研究还发现,高达80%的中学生的酒是从商店、超市、饭店、酒吧购买的,说明目前对酒类经营者的法律监管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