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缘由:警方接到逾亿元诈骗案报警
与人合伙诈骗1亿多元电子产品,低价抛售变现后潜逃国外;在印度尼西亚隐姓埋名,漂白身份成为一名收入不菲的华语老师……
12年过去了,万某没有想到,中国警察还是找到了她。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江苏省公安厅获悉,在“猎狐2014”专项行动中,江苏省苏州市警方将特大合同诈骗犯罪嫌疑人万某抓获归案。
诈骗160家企业1亿元
2002年8月1日,苏州市吴江区发生一起波及省内外的合同诈骗案。160多家企业发给尼森(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共1.02亿元的电子产品,然而,在货款未结的情况下,尼森公司所有的高管忽然消失,所发货物也不见踪迹。
“那时,被骗企业接连报警,专案组统计的案值一周增加1000多万元,1个多月下来就超过1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涉案金额最大的合同诈骗案。”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徐明在案发后就参加专案组,现在想来仍感到震惊。
此案不光案值巨大,而且策划实施周密,是当年极为典型的“跑厂”诈骗案。根据陆续落网的犯罪嫌疑人交代的案情,苏州市公安局专案组判断,整个过程是黄某(美籍华人)、万某、王某(美籍华人)3人精心预谋的。尼森公司在苏州市吴江区落地生根,就是一切预谋付诸行动的开始。
2002年时,新兴起的电子产品是抢手货,但话语权掌握在销售商手中。销售商通常先从生产厂家进到货,过几个月才支付货款,尼森公司就扮演这种角色钻空子。据调查,在吴江设厂后,黄某、万某等人先建立信誉,卖掉这家产品后再支付那家货款,几乎从不拖欠,渐渐赢得厂家信赖。所以,2002年7月,尼森公司向省内外160多家企业大批量进货时,几乎没什么困难,1亿多元的电子产品很快汇聚而来。
黄某、万某等人早有筹划,当厂家把电子产品运来后,他们秘密分到各地仓库,并告知买家赶去接货。
为了给潜逃腾出时间,黄某等人与生产厂家约定,8月1日是最后结算货款的日子。8月1日,当生产厂家上门要钱时,黄某等人已经身在国外。
案发后,专案组在四川、广东、辽宁等地将部分涉案人员抓获,并追回价值约6000万元的货物,但黄某、万某、王某3人潜逃境外。
潜逃12年终露“马脚”
12年来,苏州警方始终未放弃对万某等涉案人员的抓捕。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办公室副主任谭琦告诉记者,万某对实施诈骗及出逃是精心预谋的,她逃到印度尼西亚后就极少与家人联系。专案组多方调查,但始终未掌握她的实际潜藏地。
2011年,万某的儿子已经成年,她便经常往返于国内和印尼两地;父母亦已年届八旬,她自己也放松了警惕,频繁与家里联系,最终露出藏身印尼的马脚。专案组立即上报江苏省公安厅、公安部,请求境外追捕。
在公安部和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下,今年8月23日,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境外追捕组民警奔赴印尼,正式开展境外追捕。
9月初,追捕组获取一条重要线索,万某的儿子姜某将于9月8日乘机从福建厦门飞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围绕这条线索,苏州警方追捕组立即向公安部汇报,并与印尼警方会商,制订了周密的行动方案。
9月9日7时许,追捕组将万某抓获。9月10日晚,万某被押解回国。
苏州警方查明,2011年10月,在印尼举目无亲的万某出去找工作,看到报纸上招中文老师的广告,就去应聘。教师家庭出身的万某很快就成为一名幼儿园的中文老师,每月收入800至1000美元不等,而当地一名专职司机的月薪至今也不过500元人民币。
万某到处代课,收入不菲。她发现当地对华文老师的需求极大,就开设了一家中介公司,专门从国内招聘大专以上文凭的年轻人过去。仅凭中介一项,万某每月就有两万美元左右的进账。凭着不菲的收入,万某不仅置办了房产,还买了3辆汽车,并雇请了专职司机。不过,她没想到,苏州警方有一天会出现在她面前。
本报南京11月17日电 记者马超 通讯员苏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