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乌鲁木齐11月18日电 题:探访新疆乌什县国语小学
作者 程勇 李彩霞
11月下旬,在国家级贫困县新疆乌什县伊麻木乡国语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一群孩子整齐地坐在教室里,7岁的阿不都拉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汉语。
阿不都拉已经进学校3个多月。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对汉语很感兴趣,悟性很强,学习速度很快。但在今年9月初,为了能进这所国语小学,阿不都拉的父亲麦麦提·赛买提带着他在校门口苦守了8天。
麦麦提·赛买提说,今年,当地国语小学计划招生100人,但报名的孩子有五六百个。有些家长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联系学校,麦麦提·赛买提晚了一步,没给儿子报上名。
联想到自己前两年去内地做生意,因不懂汉语无法与人沟通的尴尬情形,麦麦提·赛买提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让儿子学好普通话。
乌什县伊麻木乡是一个有近3万人口的贫困乡,99.5%的人口是维吾尔族,因为缺少学汉语、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当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说普通话,走出家门在外经商的人也比较少。
今年50岁的库尔班是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汉语老师,曾停薪留职做过生意,在全国很多城市闯荡过,深知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003年,他用做生意赚来的钱,在自己出生长大的伊麻木乡创办了一所以普通话授课为主的国语小学,并从周围团场请来了汉族老师。他说:“孩子们只有学好普通话,才能走得更远,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学校创办之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库尔班的做法。但库尔班始终坚信,作为中国人,学习好自己国家的通用语言没有错。
据统计,这所国语小学成立11年来,先后已有两百多名孩子从国语小学毕业,近九成考入了初中班和北京、上海等地的内地新疆高中班。
库尔班的故事只是新疆普及双语教育中的一个典型事例。在新疆,会说普通话的维吾尔族民众在求学、求职方面有更多机会,比如在喀什就需要会说维吾尔语、普通话和英语的导游以及同时掌握普通话、俄语和维吾尔语的外贸人才,熟谙维吾尔语和普通话的双语教师也十分抢手。
双语教育主要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开展教学,以国家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并行、民汉兼通为基本教育目标。加强新疆双语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保障新疆各族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缩小各地的教育发展差距,从而增强新疆各民族的时代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快速实现现代化。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族团结促进方式,新疆的双语教育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自2007年起得到大力推动。近些年,新疆在普及双语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计划2020年在少数民族中小学全面普及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并行的双语教育,此举将使超过260万名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