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监督 > 内容

互联网时代 佛山老板应更看重数据和规则
发布时间:2015/7/29 23:07:02   作者:佚名   点击:

    黄治国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佛山传统企业与企业老板都在谋求转型,希望为自己的企业找到一条出路。“转型”意味着改变,对商业社会的核心组成——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巨大的改变;而对商业社会的核心人物——企业家而言,同样意味着需要巨大的改变。

    从“直觉”到“数据”是互联网时代佛山的传统老板们必须做出的重要转变。2012年2月,《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便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

    与大数据时代相匹配的,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早已经到来。我们再看一个数据,据李开复的统计,在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35年间(从个人电脑出现),现在拥有25亿台与之相关的设备;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后迄今的7年间,已有60亿台相关设备!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只用了传统PC、互联网时代1/5的时间,却产生了2.5倍的设备!这意味着什么?

    这或许也可作为一个为什么传统企业老板们感受到现在的变化比以往任何一种市场竞争更残酷、更快速、更具颠覆性的解释。因为在过去信息传播与更替相对较慢的时代,拥有某个方面的商业直觉,确实就可以把生意做起来,比如我们常常形容某个老板“精明”。尤其加之传统商业固有的地域影响,很多老板的日子还是比较轻松。但是现在这样一个跨行业、无边界、信息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与过去的企业的成长与展轨迹,差别太大了,太到几乎与老板过去擅长的经营生意的做法,不是同一种语境、不是同一个时代。

    商业直觉当然永远有用,对那些优秀的企业家而言,这仍然是他们判断趋势与采取决定的重要根据。但是对更广大的老板群体而言,依靠它决策恐怕会失效。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7亿,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互联网的大潮中,预计在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会增到50亿。

    如果说,在过去的商业经济活动中,直觉与经验还有有点用处的话,那么,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还使用(或者说依靠)直觉与经验决策,那么就将被新生力量远远抛到后面。

    有了客观数据做支撑,严谨的规则制定和遵守便顺势而至。

    传统老板创业之初,或是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干革命,或是几个朋友一起举事,这也决定了中国的很多企业的“团伙”属性。“团伙”并非贬义词,在某些特殊阶段,这种方式简单有效,能够让企业存活下来。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组织的壮大,就必然要经历由团伙到团队、由人治到法治的路子。老板不能再是“带头大哥”,而应该转型成“组织领导”,老板不能把自己当大哥、当家长,而是应该以企业来定义自己的身价。干事情不是凭义气,而是基于一种组织价值观;建团队不再是讲人情、讲苦劳,而应该讲贡献、讲结果。

    以人情代替规则,做得再好也可能会出现问题,“胖东来”是典型的案例;而以规则代替人情,才更有可能持续发展。当然,在中国的企业,必须讲人情,但是需要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如果在人情之上讲规则,那就还是人治。还是没规则。初创企业或者一般规模的企业,人才来源相当一部分是老板的亲戚、朋友,这无可厚非,但是也必须讲规则,不能有超越于规则之上的特权阶层,否则整个企业的人才氛围、运行秩序就一定会受影响。这种影响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来,但是等到体现出来的时候,往往可能也来不及了。

    什么叫规则?就是企业内部的行动标准。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权力?什么业务应该如何办理?绩效如何评估?奖金如何发放?凡此等等,都应该有清晰规则(并且需要及时调整)流程,而不能总是让员工在内部猜测。

    很多人说互联网时代,让传统的管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需要“管理”了,这大错特错!互联网时代,变化非常快、节奏非常快,是不需要繁文缛节的管理了、不需要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了、不需要传统的部门林立的管理了,但是对一般企业而言,恰恰需要建立内部清晰的管理规则,才能保证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如果内部连基本的议事规则都没有,如果什么都是老板一言堂,这样的企业恐怕很难在这个快速迭代的市场中持续经营下去。

    同样,我要说明的是,讲规则并非是企业要确立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而是让内部的基本运行有序可依,这样即使决策有什么改变,也能够快速启动。我一再强调,很多传统企业的失败,还轮不到互联网冲击这么高大上的理由,而是他们本身的经营水平就不够,不过在过去那样一个整体都比较粗放的环境中,他们还能够凭借某些优势而存活,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透明与快速传播,以及受众(员工)的变化、外环境的巨大调整,把一些侥幸成功的老板在管理基本功上的欠缺更充分地暴露出来,而且几乎再无侥幸的机会。

    在传统的环境下,企业不多见,老板不多得,“老板”是一种了不起的名衔,加之中国的企业主要的出生、成长、壮大也不过这20年时间,因此这也让很多企业老板天生有一种优越感,以及在管理方式上的“自我摸索”与“独创”。这也可以从众多中国企业家各种各样的管理概念中可以看得出来,反观经济最发达的美国,由企业家提出的管理概念并不多见,也不见得企业家到处演讲、布道。

    这种“独创”的管理方法,很多时候就表示为“专断”,直接体现就是命令。不少老板,都是“管理基本靠吼,检查基本靠走”,老板人不到,管理就不到位,老板管理下属的方式,也是简单直接,甚至责骂,都是常见。

    这种在过去可能也顶个算个“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情有可原也还能有效,但在现在的时代,却面临巨大的障碍。现在不再是过去的经济短缺时代,员工不是受你恩赐才有一份工作;不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跟随了老板多年的随从,他们都需要尊重;而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逐渐引进外部的经理人,这种方式就更行不通。不仅粗暴的管理方式显得多么不合时宜,而且还更需要做好更多的沟通。这才是新时代优秀老板的基本要求之一。

    从命令到沟通,为只是一种管理行为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一种文化的再造,从层级管理到平等沟通、从皇权思想到平台理念、从老板意志到全员共创。这难道不是这个时代理应推行的价值与文化吗?

    互联网覆盖了每一个商业角落,但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也是共生共荣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因此,作为传统行业,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各种新贵、期望天上馅饼,不如回归基本面,把“管理的常识”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好好地落实。

    当我们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的时候,至少要知道,今天正在成长。

    (作者系美的学院原院长、玉台塾学习机构创始人)

上一篇:评论:互联网可能改变公共产品生产方式
下一篇:东芝丑闻折射制造业转型困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