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研究结果称,中国碳排放总量比先前估计低约10%~15%,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放在2000年至2013年间比原先估计少106亿吨二氧化碳。这项研究首次核算出基于实测数据的中国碳排放清单。
碳排放清单是全球变化模拟、气候模型构建、制定各国减排政策及国际谈判的基础。本次科研团队成员、哈佛大学博士刘竹介绍,当前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
不过,国际上对碳排放的计算方法是用不同能源的消耗量乘以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指的是消耗单位燃料时氧化的碳量。由于长期缺少基础数据,“中国的排放数据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及政府机构发布,其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估计。”刘竹说。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魏伟团队联合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24所科研机构组成的科研团队,历时4年开展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中国碳排放核算工作,统计了中国所有行业部门化石能源燃烧的碳排放及水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覆盖了中国99%的能源消费量。
“中国的煤炭中灰分较高,含碳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本研究实测中国煤平均含碳量为54%,但IPCC默认值为75%”,魏伟说,“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煤炭并没有排放那么多二氧化碳”。
刘竹表示,106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西方发达国家自1994年以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如果按照21世纪气候变化控制在2摄氏度范围的各种排放情景下,中国的排放空间较原来相比增加25%~70%”。
科学家们表示,希望基于实测数据研发的各类数据库能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目前“中国碳排放数据库”已基本建成。魏伟介绍,中科院碳专项将于2015年年底结题,“我们会向国家提供一个详细的碳排放技术参数,为碳减排、碳交易和国际气候变化的谈判等提供科技支撑”。
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