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者调查 > 内容

又到秋收时 各地加大查处力度严防秸秆焚烧
发布时间:2015/10/27 20:54:58   作者:佚名   点击:

  资料图片为某地农民正在焚烧玉米秸秆,天空出现大量蓝烟,气味呛鼻。 刘文华摄

  编者按

  丰收的喜悦,难掩对秸秆焚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忧虑。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5月20日~7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1158个,较2014年同比减少961个,减幅为45.35%。但部分地区违法焚烧秸秆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秸秆焚烧火点数同比大幅增加的现象,秸秆焚烧污染防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各地应加大查处力度,严防秸秆焚烧。

  河北 遥感航测 双管齐下

  本报记者周迎久石家庄报道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出《关于做好2015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各级政府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责任主体,实行重点管控、专人监管、定点巡查,责任到村、到组、到人,及时制止秸秆焚烧行为。同时,河北省将遥感监测玉米主产区秸秆焚烧,出现着火点将被空中拍照。

  《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大气污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从源头防治,搞好秸秆综合利用。要在编制和完善本行政区域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高效清洁燃烧炉具补贴、全株青贮玉米种子补贴等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等支持政策,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通知》要求,在秸秆禁烧中,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尤其是做好环京津、人口密集区域、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铁路沿线等区域的禁烧工作,确保不发生焚烧秸秆现象。同时,加大执法力度,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对基层群众举报和检查中发现的随意焚烧秸秆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震慑。

  10月9日~31日,河北省将利用卫星定位、遥感以及低空数字摄影测量、卫星通讯等技术,通过航天遥感及低空航测相结合,监测全省玉米主产区秸秆焚烧情况。

  本次监测的具体区域是河北省平原玉米主产区,涉及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沧州、保定、廊坊7个设区市,覆盖面积约6.8万平方千米。

  江苏 驻点巡查 分解任务

  本报记者闫艳南京报道 江苏省近日对秋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明确措施要求。

  今年秋季秸秆禁烧期为10月1日~12月31日。禁烧期间,江苏省环保厅将组成13个督察组驻点巡查,督促地方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组五级禁烧网络,层层分解任务,签订责任状,形成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每个田块包干到人、责任到人。巡查组将加大对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重点区域和夜间、雨前、收割高峰等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

  江苏省将继续利用卫星遥感、路面巡查督察和PM2.5自动监测“三位一体”监管模式,监控秸秆焚烧情况。同时加强与省气象台的合作,密切跟踪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时发布不利气象条件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指导督促各地落实应急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因焚烧秸秆引发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

  继续严查“第一把火”,严格责任追究。对巡查发现超过300平方米或卫星遥感监测到第一处火点的地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在县市考核优秀资格,并依规严肃处理。各地也将严查“第一把火”,对禁烧措施不到位、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的,或因秸秆抛河危及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在禁烧期间,江苏省环保厅将继续实行“二公布一通报”:即在相关媒体每日公布各地火点情况,及时公布对相关责任人的调查处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信函、手机短信等形式,将巡查结果和火点情况及时通报给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要求相关地方认真查找原因,迅速处理并上报结果。

  黑龙江 细化网格 责任到人

  本报记者吴殿峰哈尔滨报道 黑龙江省政府近日召开全省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秸秆禁烧要提前部署,周密安排,采取超常措施、过硬手段,切实做好今秋秸秆禁烧工作。黑龙江省副省长于莎燕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要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建立以乡(镇)、村(屯)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将监管责任落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环保、公安、交通、林业、消防、安监等部门,深入一线,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尤其是对容易造成雾霾天气的气象信息,要提前发布,并做好与环保部门的对接和沟通。黑龙江省环保厅要继续组织相关部门组成督察组,加大督察力度,分赴各地对秸秆禁烧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通报督察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及时报告省政府,省政府将启动约谈问责程序。

  会议指出,在盯住重点区域和时段严防死守的同时,要疏堵结合,推进综合利用。发改、农业等有关部门要抓紧谋划秸秆综合利用及还田项目,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并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订引导补助政策。坚决落实玉米机收标准,尽最大努力增加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的数量。充分利用和开发生物质发电、造纸、肥料技术应用推广,推动秸秆深度开发利用。

  会议强调,各级环保、公安、农委、交通、农垦系统的执法机构要采取全天候、全覆盖的督察巡查方式,发现苗头快速处置,加大秸秆禁烧管控力度。

  西安 上下贯通 左右联动

  本报见习记者王双瑾西安报道 陕西省西安市近日经现场检查和卫星云图反馈信息,未出现焚烧秸秆着火点。

  记者跟随检查组来到西安市高陵区鹿苑街办,看到宣传车不断宣传着焚烧秸秆的危害,村道、田边悬挂着宣传标语和禁烧口号,街办工作人员和环保人员不停地在现场巡查。记者看到,玉米已经收割完毕,秸秆已经还田,农田干干净净,没有焚烧的痕迹。

  据西安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秋季禁烧工作改变以往工作方式,由机关处室包抓区域和属地监管相结合,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行动迅速、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在市级层面,机关处室与包抓区域紧密联系,督促辖区提前安排好禁烧工作,并实施巡查督察;在区级层面,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设备、任务“五落实”。乡镇(街办)都成立了禁烧小分队,加大了禁烧宣传力度。

  自9月28日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开始后,西安市环保局各检查组每日兵分三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秸秆禁烧监督检查,重点督促各区(县)加大禁烧工作宣传工作力度,国庆期间也未间断检查。

  检查以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国省道两侧及城郊接合部、区(县)之间、乡镇(街办)之间、村组之间等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为重点,防止出现疏于监管、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现象。

  成都 重度污染 秸秆“惹祸”

  本报综合报道 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成都市环保局官方微博获悉,10月13日10时数据显示,成都AQI(空气质量指数)高达218,为重度污染。这是今年4月以来,成都首次出现重度污染天气。同时,和4月一样,两次重度污染都是秸秆焚烧“惹祸”。

  深陷“霾伏”的不止成都,四川省眉山、内江等12个市(州)当天同样遭遇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其中自贡、成都为重度污染。

  “本次污染情况,主要污染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罗彬说,内因主要是秸秆焚烧,空气没有边界,某些市(州)焚烧秸秆的同时,不仅污染了这一城市的空气,也会影响周边城市。逆温,是本次污染情况出现的外因。

  四川省遭遇“霾伏”,何时才能冲破?罗彬说,根据气象预测信息,10月17日,将有一次全国大范围的冷空气。“冷空气来川后,可能伴随降水等有利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污染情况。”

  “冷空气入川前,如果市(州)继续焚烧秸秆,在逆温等不利污染气象条件下,空气污染的情况可能会加重,川西平原、川东北、川南地区可能出现区域性连片污染情况。”罗彬解释说。

  记者了解到,为遏制焚烧秸秆,目前,四川省大气办已经派出督察组,前往重点市(州)进行督察。

上一篇:2020年国内再生资源可回收量预计将达3亿吨
下一篇:秋季秸秆焚烧污染防控形势严峻

发表评论